历史上的房谋杜断指的是唐朝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两个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得力助手,因为房玄龄善于出计谋,但不能决断,而杜如晦擅长决断。因此李世民便以房谋杜断来比喻这两个人齐心协力,共同辅佐大唐江山。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两个人具体有什么事迹。
房玄龄是太宗时期名臣,属于进士出身。李渊晋阳起兵之后,房玄龄投靠秦王李世民,是秦王府的重要谋臣。玄武门之变以后,房玄龄更是居功甚伟,成为了丞相,协助黄帝处理政事。房玄龄在当丞相期间,不分尊卑贵贱,任用贤人。房玄龄病重以后,李世民更是每日派人给他送去宫廷御膳,两个儿子也被册封了官职。之后,房玄龄与世长辞,享年70岁。可惜,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因为娶了高阳公主,两个人意图谋反,被双双处死。而整个房氏家族也受到牵连,房玄龄配享太庙的待遇也被取消。
杜如晦出生于西安,人生轨迹和房玄龄极为相似。杜如晦先后跟随李世民平定陇西薛举叛乱,后来又平定王世充和窦建德叛乱。为李世民出谋划策,是他的左膀右臂。玄武门之变以后,杜如晦更是成为首席功臣,官至丞相。公元前630年,杜如晦病逝,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行第三。
这两个人都是唐太宗时期的名臣,并且留下了不少君臣相处的佳话。相比较而言,房玄龄生前显贵,身后却被儿子拖累,可以说是没能善始善终。
杜如晦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 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积怨颇深,杜如晦与房玄龄一起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事成之后二人功居首位。李世民承帝位后,杜如晦与房玄龄为左右宰相,为唐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 贞观四年,杜如晦病逝,李世民为此废朝三天,追封为司空,蔡国公,谥“成公”,被李世民列入凌烟阁。
历史如何评价杜如晦
李世民:兵部尚书检校侍中蔡国公杜如晦,识量清举,神彩凝映,德宣内外,声溢庙堂。 李世民:或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绸缪帷帐,经纶霸图;或学综经籍,德范光茂,隐犯同致,忠谠日闻。 房玄龄: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 褚亮: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 常衮:武德贞观之间,有若魏徵、王、李靖、李、房玄龄、杜如晦等,扶翼大运,勤劳王家,尊主庇人,匪躬致命,咸有一德,格於皇天,缅然长怀,风烈犹在。 李绛:昔太宗之理天下也,房玄龄、杜如晦辅相圣德,魏徵、王规谏阙失,有温彦博、戴胄以弥缝政事,有李靖、李训整戎旅,故夷狄畏服,寰宇大安。 刘:房、杜二公,皆以命世之才,遭逢明主,谋猷允协,以致升平。议者以比汉之萧、曹,信矣!然莱成之见用,文昭之所举也。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裨谌草创,东里润色,相须而成,俾无悔事,贤达用心,良有以也。若以往哲方之,房则、子产,杜则鲍叔、罕虎矣。 《旧唐书》:肇启圣君,必生贤辅。猗欤二公,实开运祚。文含经纬,谋深夹辅。笙磬同音,唯房与杜。
《新唐书》:太宗以上圣之才,取孤隋,攘群盗,天下已平,用玄龄、如晦辅政。兴大乱之余,纪纲雕弛,而能兴仆植僵,使号令典刑粲然罔不完,虽数百年犹蒙其功,可谓名宰相。然求所以致之之迹,逮不可见,何哉?唐柳芳有言:“帝定祸乱,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谏,而房、杜让其直;英、卫善兵,而房、杜济以文。持众美效之君。是后,新进更用事,玄龄身处要地,不吝权,善始以终,此其成令名者。”谅其然乎!如晦虽任事日浅,观玄龄许与及帝所亲款,则谟谋果有大过人者。方君臣明良,志叶议从,相资以成,固千载之遇,萧、曹之勋,不足进焉。虽然,宰相所以代天者也,辅赞弥缝而藏诸用,使斯人由而不知,非明哲曷臻是哉?彼扬己取名,了然使户晓者,盖房、杜之细邪。 赵元僖:有魏玄成、房玄龄、杜如晦,明皇有姚崇、魏知古,皆任以辅弼,委之心膂,财成帝道,康济九区,宗祀延洪,史策昭焕,良由登用得其人也。 曾巩 :降而至于唐,唐之相曰房、杜归有光:唐太宗举兵晋阳,平隋之乱,则有刘弘基、李、、、之流致其勋。 :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最难,自周汉以后,罕见德传者。立功如萧、曹、房、杜、郭、李、韩、岳,立言如马、班、韩、欧、李、杜、苏、黄,古今曾有几人?
本文来自作者[慕卉]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646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慕卉”
本文概览:历史上的房谋杜断指的是唐朝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两个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得力助手,因为房玄龄善于出计谋,但不能决断,而杜如晦擅长决断。因此李世民便以房谋杜断来比喻这两个人齐心协...
文章不错《“房谋杜断”说的是哪两个人?》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