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发光点S位于焦距为12厘米的薄凸透镜的主轴上、当S沿垂直于主轴的方向移动1.5厘米时,它的像点S′移动0、5厘米、求移动前发光点S到像点S′的距离
解:用h和h′分别表示S和S′移动的距离,用l表示S和S′未移动时的距离,则有
v/u=h′/h①
l=u+v ②
1/u+1/v=1/f ③
根据透镜成像公式
由①②③式并代入数据可解得
l=64厘米
2在直径为4厘米、焦距为8厘米的凸透镜的主轴上,垂直主轴放置一个长3厘米的物体,物体关于主轴对称,距光心6厘米,如图13所示。若要通过透镜看到物体完整的像,眼睛距透镜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解:v=uf/(u-f)=–24cm
m=(/v/)/u=4 h′=mh=12cm
x/(x+/v/)=D/h′即x/(x+24)=4/12 解得 x=12cm
l.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把_____的位置固定,蜡烛与光屏放在凸透镜的_____,调整_____、_____、_____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上。
2.凸透镜成虚像时一定是( )
A.倒立的像
B.正立的像
C.缩小的像
D.像与物体位于透镜的两侧
3.一束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凸透镜的镜面上,在镜后6cm远处的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4.凸透镜成实像时,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是物体在_____处;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是物体在_____处。
6.一个物体放在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前,移动物体与光屏,在屏上得到同样大小的清晰实像时,光屏与物体之间的距离为( )
A.8 cm B.16cm C.24cm D.32cm
7.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8.**放映机的光学原理与投影仪的光学原理相同。在农村的一次放映中,当银幕上出现清晰图像时,发现银幕太小,有一部分图像在银幕以外,则放映员的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放映机远离银幕,同时使胶片移近镜头
B.将放映机远离银幕,同时使胶片远离镜头
C.将放映机靠近银幕,同时使胶片移近镜头
D.将放映机靠近银幕,同时使胶片远离镜头
9.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则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像
B.正立放大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不能成像
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用一张不透明的纸把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掉,对光屏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像也只剩下一半
B.根本得不到清晰的像
C.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仍能成像,只是像上有暗斑
13.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离透镜24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如果蜡烛在距凸透镜1Scm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可能成缩小的实像 ②可能成等大的像 ③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④上述说法都正确
A.①② B.①③ C.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1.凸透镜两侧 凸透镜 蜡烛 光屏 同一高度
2.B
3. 6
4. 2倍焦距 焦点(1倍焦距)
6.D
7.A
8.D
9.D
12.C
13.C
八年级物理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里需要物理学霸!求过程和答案!详细者给好评!
像变小
物、像距离变大
记住下面的规律就行了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
2、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实像
3、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
4、物体在
一倍焦距处不成像;
5、物体在
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虚像
6、成实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
7、成虚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同侧。
8、
一倍焦距分虚实
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
2.B 能成在屏上的像是实像,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所以灯泡应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像在两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3 .D
凸透镜成像,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甲图像是正立的,所以是虚像,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因此A C都是错误的。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像,说明像是实像,且物距应在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像在两倍焦距以外,这恰好是投影仪的原理,因此B错D正确。
本文来自作者[静云]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557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静云”
本文概览:1一发光点S位于焦距为12厘米的薄凸透镜的主轴上、当S沿垂直于主轴的方向移动1.5厘米时,它的像点S′移动0、5厘米、求移动前发光点S到像点S′的距离解:用h和h′分别表示S和...
文章不错《凸透镜成像的习题》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