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八百里长的秦川边上,尘土飞扬,三千五的陕西老汉高声歌唱着秦腔。反映了陕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和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
出处:《陕西十怪歌》
这是一首陕西民歌,没有具体的作者出处。
原文: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端一碗髯面喜气洋洋,没撮辣子嘟嘟囔囔。
翻译:八百里的秦川边上尘土飞扬,三千五的陕北老汉高声唱着民歌。端一碗髯面喜气洋洋的样子,面里没放辣子嘟嘟囔囔的。
扩展资料陕北民歌中的传统文化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陕北人即使衣衫褴褛地走在世界上,也会被人看出是有大文化背景的人。”
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等每一种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表达出来。无论是站在“盘龙卧虎的高山顶”,还是走在“九十九道弯”的黄河岸边,或者是行进在“一马马平川瞭不见人”的土原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随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陕北人依照自己的生活与习俗,在耕地、放牧、喝酒、过节、盖房、祝寿、婚丧嫁娶、庙会等生活场景里,睹物思情、触景生情,即兴编唱出来的,陕北民歌因口头传唱而流行,靠集体编创而繁盛。
陕北民歌中所折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陕北民歌精神,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八百里秦川特指沿秦岭以北的渭河冲积谷底或平原,渭河西起甘肃渭源县,东至陕西潼关县入黄河,全长818公里,流域面积13.5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甘肃东部和陕西,自古以来,流域内农业发达,为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因为秦国曾经强大,所以被称作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黄淮海平原是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平原的简称。黄淮海平原总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它大体以黄河为轴线,往南到淮河,属淮河水系,通称黄淮海平原 ,这一平原,东北为沂蒙泰山区,西部为伏牛山区,面积15万方平方公里。黄河以北,到燕山山麓,西迄太行山麓,属海河及滦河水系,通称海河平原,面积13万平方公里。两个平原自然条件有所差别,但都和黄河紧密相关,因而在治理上是互相联系的。
黄淮海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地,历代逐鹿中原,要争夺这块战略要地。历代安邦定国,又要治理这片灾害频繁的平原。它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精华所在。为什么黄淮海平原的治水问题,如此复杂,以至持续至今,这是黄淮海平原在治水中面临自然和社会的几个基本特点所决定的。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北界淮阳丘陵和黄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闽丘陵。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多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江西鄱阳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长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苏、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气候大部分属北亚热带,小部分属中亚热带北缘。年均温14~18℃,最冷月均温0~5.5℃,绝对最低气温-10~-20℃,最热月均温27~28℃,无霜期210~270天。农业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集中于春、夏两季。地带性土壤仅见于低丘缓冈,主要是黄棕壤或黄褐土。南缘为红壤,平原大部为水稻土。农业发达,土地垦殖指数高(上海62.1%,江苏45.6%),是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盛产稻米、小麦、棉花、油菜、桑蚕、苎麻、黄麻等。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湖泊面积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平原面积10%。两湖平原上,较大的湖泊有1300多个,包括小湖泊,共计1万多个,面积1.2万多平方千米,占两湖平原面积的20%以上,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大淡水湖,与长江相通,具有调节水量,削减洪峰的天然水库作用,产鱼、虾、蟹、莲、菱、苇,还有中华鲟、扬子鳄、白鱀豚等世界珍品,水产在中国占重要地位,素称鱼米之乡。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汉市、南昌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芜湖市、长沙市等城市。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平原居中国南北和东西交通网的枢纽地带,水陆交通都很发达。长江贯穿中部,成为一条东西向的水运大动脉,加上其无数支流,构成一庞大水道网。
本文来自作者[德宁宁]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511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德宁宁”
本文概览:释义:八百里长的秦川边上,尘土飞扬,三千五的陕西老汉高声歌唱着秦腔。反映了陕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和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出处:《陕西十怪歌》这是一首陕西民歌,没...
文章不错《八百里秦川尘飞扬什么意思?》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