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姓周名乐以什麼名组和最好”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姓周名乐以什麼名组和最好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周乐威
周乐诗
周乐天
周乐俊
周乐伟
周乐荣
周乐健
周乐云
周乐炎
周乐星
周乐咏
周乐浩
周乐诚
周乐刚
周乐方
周乐旭
周乐斌
周乐兰
周乐强
周乐雷
周乐立
周乐萱
周乐漩
周乐瑞
周乐一
周乐达
周乐昊
周乐扬
周乐华
周乐坡
周乐岩
周乐军
周乐波
周乐佳
周乐丁
周乐衡
周乐佳
周乐大
周乐华
周乐翔
周乐力
周乐阳
周乐羲
周乐正
周乐迎
周乐名
周乐彬
周乐诚
周乐咏
周乐明
周乐会
周乐民
周乐嫣
周乐铭
周乐子
周乐帅
周乐涛
周乐瑞
周乐攸
周乐坤
作者 | 赵磊
编辑 | 饶霞飞
9月3日,格力集团与小米集团、中信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约定在产业基金、金融服务、产业投资、项目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也许是“董明珠就是格力,格力就是董明珠”这个概念太深入人心了,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这是董明珠和雷军联手了。
事实上,这个合作跟董明珠没有关系。董明珠是格力电器董事长,格力集团董事长另有其人。格力电器和格力集团渊源很深,但并非一家人。
了解格力和董明珠的人都知道,格力集团,应该算是董明珠的“对头”,而雷军与董明珠的关系,也是“对头”的成分居多,这就是说,董明珠的“对头”联手了。
按说格力集团和小米集团走在一起,跟董明珠无关,但是,他们要做的事情,却让董明珠十分介意。
根据协议,格力集团出资35.45亿元参与投资和管理由小米集团发起的小米产业基金,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核心装备、前沿 科技 等领域的小米生态链和优质供应商进行深度布局,助力珠海加速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这些恰好都是董明珠近10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投入近10年的模具业务、备受争议的手机、传闻中的芯片业务,以及想打造为“第二主业”的智能装备。
在这些领域,格力集团选择与别人联手,在业内看来,相当于否定了董明珠过去的努力。
让董明珠难受的是,这个别人,还是小米——被她认为“品质管理有问题”的企业。
还有更糟糕的事情。2005年以来,格力一直占据着家用空调第一的位置,2018年的一次采访中,董明珠说,“再过五年,还是没人能超越格力空调。”但是,今年,格力空调不败的神话被打破了。
刚刚公布的半年报显示,董明珠嘴里的那家“小偷”企业——美的的空调产品营收反超了格力。
与此同时,美的和格力的市值也进一步拉大。在2019年底,两者市值相差不过百亿元。截至收盘,格力电器的总市值为3298亿元,而美的集团的市值为4830亿元,相差1500多亿元。
在董明珠最在意的智能制造领域,她曾经看不上的小米集团上位了;在董明珠最得意的空调产品营收上,几乎是她一生的对手的美的反超了,这不禁让人感慨,董明珠的时代要过去了吗?
在签约仪式上,格力集团的代表是董事长周乐伟,他曾是“市政府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2016年11月,周乐伟接任格力集团董事长,前任正是董明珠。
董明珠现在的职务是格力电器的董事长。
格力集团成立于1985年,是珠海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由珠海国资委100%持有。
1991年,格力集团投资3000万元,成立了格力电器。
1996年,格力电器上市后,格力集团的持股比例不断下降。1998年底为55.35%,2007年5月下降为29.74%,2016年9月,再降至18.22%,但仍为第一大股东。
去年下半年,格力电器进行混改,格力集团将其中15%股权以416.6亿元的价格转让给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高瓴资本由此入局。
目前,格力集团仅拥有格力电器3.22%的股权,看起来,两家曾经是“父子关系”,目前则是股东关系。
事实上,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很微妙,大部分时候,格力集团扮演的角色都是董明珠的“对头”,某些时候,还是“死对头”。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董明珠曾diss格力集团称,“一直以来,格力集团没有什么好项目和好资产,只拥有一家很好的上市公司(格力电器),作为一个集团,要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旗下一家上市公司,因此需要引进战略投资者,寻找新的项目,并进行产业优化,最终拥有自己的造血功能。”
董明珠也曾公开“吐槽”珠海政府和国资委:“格力遇到困难的时候找国资委,国资委不搭理,让我们自己解决。但是遇到利益问题的时候,珠海政府手就伸得很长,什么政府决定、国资委要求,可能就会出来。我随时准备跟他们斗,一定要坚持原则。”
董明珠跟珠海政府斗得最激烈,成绩也最斐然的一件事,发生是2004年,当时,珠海政府计划把格力卖给美国开利,作价9亿美元。但董明珠坚决不同意,并想尽办法阻止了交易。
多年后,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格力电器的市值900多亿,国有股份的价值也接近200亿了,而当时(差点)9个亿美元就卖掉了。我们现在给国家挣了300多亿。
2012年,董明珠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跟珠海国资委之间的关系始终比较紧张,2016年卸任后,董明珠就不属于国企***,只是上市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了。
小米集团的代表则是总裁王翔,他是8月16日公布的小米公司4位新合伙人之一。资料显示,王翔在2015年6月加入小米,担任高级副总裁,后在2019年11月升任小米公司总裁,2020年4月又接替周受资担任小米公司CFO一职。加入小米前,王翔曾是美国高通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王翔的出现,意味着这是雷军非常重视的一次合作。
董明珠和雷军的关系中,最著名的是“10亿”赌约,诞生于2013年12月12日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盛典,当时,雷军认为,5年内,小米的总营收能超过格力,并愿意赌1块钱。董明珠认为不可能,并表示,要赌就赌10亿。
根据2018年财报,小米的总营收为1749亿元人民币,而格力的总营收为1981亿元,“10亿”赌约,董明珠险胜。
去年8月28日,董明珠在北京表示,跟雷军的10亿赌约已经结束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10个亿我不要了,还想再跟雷军赌5年。”雷军回应称:“我觉得可以试一下”。
8月11日,在小米十周年的发布会上,雷军承认与董明珠的赌约有点盲目自信,“后来很后悔”。两天后,在央视新闻相对论节目中,董明珠对此回应说,“格力在空调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现在是走在领先地位,格力要在保持主业不变的情况下,让中国的装备在世界上叫得响!请雷军提出自己行业的目标。”
4月27日,在和雷军一起参加央视《新闻1+1》节目中,董明珠说,“我跟雷军很熟悉,也是朋友了。”虽然两者的关系,现在看起来不错,但在过去,两者的关系,还是“对头”的成分更足。
2014年12月,小米 科技 斥资12.66亿元入股美的集团。董明珠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评价这个合作是“两个小偷在一起,是小偷集团。”
董明珠骂美的是小偷,因为此前美的销售的某几款空调侵犯了格力的专利,因此被法院判决赔偿格力经济损失200万元;而说小米是骗子,指的是小米因侵犯爱立信的技术专利,在印度新德里被爱立信公开起诉,并导致小米手机在印度一度被禁售。
此后,董明珠还多次炮轰小米,说“小米不是什么伟大公司,小米手机不是有品质的产品。”又说“大家选择不用小米手机是因为小米质量不行,没有人会说因为小米价格太贵。”还说小米是贴牌生产,等等。
当然,董明珠真正的危机,不在外面的“对头”,而在格力之内。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家电市场规模8032亿元,低于2018年的8104亿元。这意味着国内空调行业进入了存量博弈时代,格力、美的之间的厮杀,会更残酷。
对于疫情影响下损失惨重的空调行业来说,谁能扛得住风险,谁能把损失尽可能降低,谁就能在疫情结束后更快恢复过来,甚至重塑行业的格局。
8月30日,格力和美的这对“宿敌”同时发布了半年报,这一次,一向强势的格力输给了美的。2020年上半年,格力的空调业务营收413.33亿元,美的则在空调业务上收入了640.3亿元,以半年报来看,这是多年以来美的首次在空调业务上超过格力。
更明显的是两家整体营收下滑的幅度,美的营收1397亿元,同比下滑了9.47%;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降了8.29%。但格力营收只有706亿元,归母净利润只有63.62亿元,降幅分别高达28.21%和53.73%。具体到空调业务,美的只下滑了10.37%,格力却大幅下滑47.89%。
输给心里看不上的那家“小偷”企业,董明珠恐怕很不开心。
自称最大的乐趣就是“卖空调”的董明珠,其实一直想改变格力七八成收入都来自于空调这一事实。
主业单一最大的风险是,如果在空调业务上败了,格力就很难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美的对格力的挑战虽然只是一次小的胜利,但格力非常紧张,因为这是“命根子”。从2018年至今,格力空调的营收长期占总营收的7成以上,今年上半年有所下降,也是因为受疫情影响严重,空调卖不出去,其他业务的比重有所上升。
最关键的是,空调业务是格力利润的最主要来源,其毛利率长期保持在35%左右,今年上半年下滑至32.05%,也是因为市场行情不好,降价出售导致的,其他制造业务如生活电器、智能装备的毛利率虽然也比较高,但由于占比太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要知道,格力空调在2018年、2019年的收入基本是持平的,从市场看,2019年行业总产量同比增长1.21%,但总体销售额同比下降0.74%,行业总出口量同比下降0.82%,行业总内销量同比下降0.69%,空调全行业都面临巨大压力,而在2019年,格力在中国家用空调线下市场零售额占比36.83%,想进一步提升难度非常大。
而在海外,格力也并没有海尔那样的竞争力,在三大白电巨头中,格力对本土市场的依赖度最高,海外市场贡献率长期低于15%,只有在今年上半年达到17%,而美的、海尔的海外市场贡献率均已接近50%。
格力在空调领域确实还能在很长时间里屹立不倒,但是除了空调之外,格力还能讲出什么新故事呢?这决定了董明珠的时代能维持多长时间。
在2018年的干部工作会议上,董明珠表示要把智能装备作为格力电器的“第二主业”。2013年,它只是自动化设备制作部,2015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并独立运营。
2017年前后,格力将原来的智能装备业务分拆成为三个部分,南水的工厂主要生产机器人,北岭的机械所主攻自动化的生产线,坐落在暨南大学的旧厂房则主要进行上游技术的研发。
目前,格力声称已具备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物流仓储、智能检测、自动化集成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据介绍,格力的这块业务不仅服务自己的自动化改造升级,主要还是向其他B端企业推广智能制造升级改造方案。可是在2C的轻工业领域深耕多年,并不代表就能在2B的重工业领域很快发展起来,这需要漫长的技术积累验证,从收入占比即可看出,离真正成为“第二主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2B不好做,在技术已经成熟的生活家电和手机等消费者业务上,格力也没有立稳脚跟,只是在电饭煲、净水机、空气净化器等小家电领域推出过一些爆款产品,但在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与美的、海尔这样的传统豪强还有很大差距。
让董明珠担心的是,格力虽然在空调行业一直是龙头老大,但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前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后有小米等互联网新贵高调入场,格力在她手里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春兰空调”?要知道,这个曾经的空调霸主就是倒在了多元化扩张的道路上。
事实上,不管是智能装备,生活电器,还是包含芯片业务、手机业务在内的其他业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投入了很多,也拿了很多专利和奖项,但在商业化上就是没有什么明显的起色。
疫情之下,格力遭受的创伤越重,越说明自身体质不过关,核心就在于格力并没有找到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到底是智能装备,还是新能源,还是手机和芯片,能成为格力的下一个支柱,谁也不知道,包括董明珠自己。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关于“姓周名乐以什麼名组和最好”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埋愁海]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709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埋愁海”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姓周名乐以什麼名组和最好”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姓周名乐以什麼名组和最好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周...
文章不错《姓周名乐以什麼名组和最好》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