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郭沫若与芭蕉花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2.华盛顿与樱桃树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华盛顿小时候不慎砍倒了一棵父亲很喜爱的樱桃树,华盛顿勇敢地承认了这件事并得到了父亲的谅解。
3.韩信
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
4.宋庆龄
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
七年级下册11课《邓稼先》写作背景
奉献
1.名言: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2.事例:
李嘉诚,大巨富之后,时刻关注着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从不吝啬解囊。1980年起,他又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汕头大学的创办中,不惜花费5.7亿港元的巨资,要为潮汕地区兴建第一座学府,并立志要把它建设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知名的高等学府。为此,他亲力亲为,殚精竭虑,从最初的图纸设计到后来的师资配备,无不一一过问。他曾说:“汕大在我心目中的位置,甚于其它一切事业。”对于曾经因贫困而不得不中断学业并走上经商之道的李嘉诚来说,汕大的创立,不啻是圆了他当日求学的一个梦。而当他积毕生的心血以报效桑梓,当他智慧地运用他的成功之果服务于华夏的子孙后代的时候,众不难从这一系列的壮举中窥析他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和生命意义。
强韧生命力
①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24年加入***。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年底,他着手创作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故事”。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了。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仍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果然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同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一样,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
②仙人掌,是一种生命力十分顽强的奇特的热带植物。它翠绿的身体长着一块块长满硬刺的掌状茎,不断向上生长,像叠罗汉似的。一片“绿色的手掌”里又长出一片“绿色的小手长”,使人产生不少遐思。它生长在什么地方都以这个姿势矫健地挺立着。在炎热久旱的夏天里,其它植物早已垂下了头,而仙人掌像勇士一样抬着头,眺望那蓝蓝的天空;而在寒风刺骨的冬天里,仙人掌也照旧顶着风霜,不惧周围的环境!它从来不讲究环境只要扎下根,就会一直生长下去。一块绿色的仙人掌折断到地面,大家都以为它枯死了,它却用身体的养份生出根,又培养出一棵青春焕发的小仙人掌,这才是真正的“落地生根”!它这顽强生命力谁可比得上?!
克服困难
1.名言: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拿破仑
2.事例:
①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后来,天花又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德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者”。
②史蒂芬 霍金,物理学天才,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4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 著作有《时间简史》《时间简史续篇》《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时空本性》《未来的魅力》《果壳中的宇宙》等。
诚实
1.名言: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2.事例:
晏殊信誉的树立
①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②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
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
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们的门。原来,他在一个地方只购得4瓶啤酒,于是,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们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感恩
1.名言: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品行中最不好的。——英国谚语
2.事例:
①舜
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舜有个弟弟叫象,也常对父亲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当舜在山下耕田时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鸟帮忙锄去荒草。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妇,并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后来尧把帝位也“禅让”给舜。人们赞扬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后人有诗赞曰:
队队耕春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心。
②手术费=一杯牛奶
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傍晚时,他感到疲惫万分,饥饿难挨,而他推销的却很不顺利,以至他有些绝望。这时,他敲开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她却给了他一杯浓浓的热牛奶,令男孩感激万分。
许多年后,男孩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一位患病的妇女,因为病情严重,当地的大夫都束手无策,便被转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医院。外科大夫为妇女做完手术后,惊喜地发现那位妇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饥寒交迫时,热情地给过他帮助的年轻女子,当年正是那杯热奶使他又鼓足了信心。结果,当那位妇女正在为昂贵的手术费发愁时,却在她的手术费单上看到一行字:手术费=一杯牛奶。
拼搏
1.名言: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2.事例:
“拼命三郎”陈永贵
雨果曾说:“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的人。”“拼命三郎”陈永贵就是这样的人。陈永贵是湖北钟祥市的是为书记,“却节奏、满负荷、高效率、工作狂”是钟祥市群众对他的评价。从上任的那天起,她就把自己的整个身心与钟祥的事业捆在一起,工作不分昼夜。1997年1月至8月,他累计休息只有5天半时间,其中病休2天,出勤率为97.7%;晚上90%以上时间在加班;星期六日加班率为100%……陈永贵就是凭着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赢得了全市百万人民的支持,换来了钟祥的发展变化;全是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54.3亿元,综合实力连续4年进入全省十强行列,农业增加值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一。
我和书
1.名言: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常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拔琴一奏来熏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寻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
2.事例:
读书
一个人酷爱读书,他的富翁朋友就与他打赌,请他住进自己的庄园里,每日独守书房,不能离开房间,一日三餐给他从窗口送进去,时间为一年。如果能坚持下来,富翁许诺将庄园输给他。 一年过去一半的时候,富翁朋友还不信世上还真能有如此书痴,他仍然胜券在握的样子。一年过去了。当那个酷爱读书的人从书房从容地走了出来时,富翁朋友彻底服输了。没办法,他只好履约。可那位读了一整年书的朋友说,谢谢你让我读了那么多好书。读了这些书后,我明白了很多事情,我还要你的庄园干什么呢?说完飘然而去。
杨振宁是不是美国设立的学术骗子?
《邓稼先》写作背景: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作者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交往、所知甚深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作了比较评述,既高且深,又亲切可读。读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
《邓稼先》是杨振宁写的一篇记人传记型文章,以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扩展资料
《邓稼先》写作特点:把人物形象放到历史民族的大背景中展示。
将人物事迹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联。作者认为中国从任人宰割的地位到繁荣富强、屹立于民族之林,是无数英雄做出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的成果,而邓稼先就是这无数英雄人物中的杰出代表。
他的成就是中国的骄傲,是国家强大的标志。这样的人物事迹就不仅局限于个人的成功与优秀,而是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意义的。
在写邓稼先身负重任领导其他科学家工作中,作者将邓稼先忠厚质朴、坚忍不拔、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与悠久的中国文化和民族传统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表明了邓稼先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优秀代表;
另一方面也说明祖国孕育了邓稼先,需要邓稼先,而邓稼先也甘愿将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祖国和人民,有力地突出了他深沉的爱国热情。这种写法将人物植根于更广阔的时空中,
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一、杨振宁不是美国设立的学术骗子。
二、杨振宁,男,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三河镇,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
1945年考取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历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委内瑞拉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等。
1949年,与恩利克·费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1年重回中国大陆访问,是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后最早回大陆访问的美籍华人学者之一。 1980年代推动成立了南开数学所理论物理研究室,他还促成了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等奖项的设立以促进中国在更广泛的科教领域的发展。
1997年紫金山天文台将其发现的一颗国际编号为342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杨振宁星”。
本文来自作者[涵云]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488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涵云”
本文概览:1.郭沫若与芭蕉花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
文章不错《杨振宇和邓稼先的故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