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什么意思冬至如何养生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每年冬至来临时都有一些当地习俗来庆祝冬至的到来,那么冬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冬至是什么意思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左右。冬至也是中华民族的个传统节晚也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这天日照最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而且从这一天开始,就会进入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所以,在冬至前后,要注意补养阳气,以抵御严寒。另外,冬季天气干燥,燥气耗伤阴津,在补阳的同时也要注意微益阴精,让身体变得滋润起来。

什么是冬至

冬至亦称“冬节”、“长至节”、“贺冬节”等。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当日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

早在周代,即以冬至为祭神日,以后各代也都视冬至为大节。

民间冬至节也极为热闹,许多节日习俗与元旦相仿,故又称“亚岁”。冬至前一夜,家人都要围坐在一起,相互劝酒畅饮,叫饮“节酒”。大约从宋代开始,民间还有了“数九”的习俗,即自冬至始九天为一个时间周期,循环排列,九九八十一天后则春风送暖,寒气全消。

冬至民俗

《后汉书》中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过“冬至节”的习俗始于汉代,在冬至这天朝廷上下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关闭,商旅停业,亲朋相互赠予美食,相互拜访。

到了魏晋时,冬至这天要向父母长辈跪拜行礼,后来过冬至节的习俗发展为祭祖贺冬。

现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流行在冬至的时候祭祖,如台湾地区在冬至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熟,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祭祖之同宗同族的宗亲们一起开怀畅饮,相互联络感情,又称“食租”。

冬至如何养生

冬至御寒,让冬季不再冷

冬至养生,首要的任务就是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饮食上要以温热为主,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加衣物,尤其要注意头部、颈部和足部的保暖。经常四肢冰冷的女性,可在每天睡觉之前用热水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手脚冰冷的现象。

阳气萌芽,补阳很关键

冬至时阴已达到极盛,阳气开始萌芽,此时进补,身体的吸收率也很高,对身体十分有好处。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至时往意补养阳气,对来年春天阳气的升发极为有益。所以冬至时应适当补养,多吃补阳气的食物。同时要注意节欲保精、调和心神,不要过分劳心,晚上少熬夜。

养藏十分重要

冬至后,天气寒冷、阳气伏藏,此时应顺应这一变化,注重养“藏”。平时要早睡晚起、劳逸结合,避免操劳过度,学会控制情绪,勿急躁发怒,以免扰动闭藏的阳气。

滋阴润燥防感冒

中医认为,秋冬宜养阴。而北方冬季天气一般比较干燥,常有大风天气,因此冬至养生要注意滋益阴精。平时,要注意多吃滋阴类的食物,少吃干燥、辛辣等伤的食物。

另外,卧室要保持适当通风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以预防感冒、肺燥核嗽、咽喉干痛等不适。

冬至饮食

饮食温热暖身体

冬至时的饮食应以温热为主,适量吃糯米、¥肉、红枣、桂圆、黑芝麻、业菜

等温阳补肾的食物,少吃冷饮、海鲜等寒冻之品。

口补阴食物也不能少

银耳、黑木耳、梨、葡萄、牛奶、白菜、白萝卜等食物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润

燥的作用,对天气干燥引起的阴虚症状有缓解作用,冬至时应适量食用。

冬至宜吃什么食物

白菜

人群宜忌

宜:一般人均可食用,特别适合肺热咳嗽、便秘、肾病患者多吃。

忌:白菜性偏寒凉,胃寒腹痛、气虚胃寒、大便溏泻及寒痢者不宜多吃。

功效:白菜营养丰富,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钙、磷、铁等多种成分。经常吃白菜,能起到润肠通便、清热除烦、解渴利尿、滋阴润燥等功效。冬至时节天气干燥,再加上大量进补,容易燥热伤阴,适量吃白菜可益阴润燥。

海带

人群宣忌

宜: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尤其适合

忌:精力不足、缺碘人群、气血不足及肝硬化腹水和神经衰弱者。脾胃虚寒的人应慎食海带;甲亢中碘过盛型患者忌吃海带;孕妇、哺乳期女性不可过量食用。

功效:海带是各种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冬至适量食用有助于御寒。

腰果

人群宜忌

宜: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尤其适合体虚乏力、精力不足、怕冷者。

忌:胆功能严重不良者、肠炎患者、腹泻者,以及过敏体质者不宜食用。

功效:腰果有健脾益胃、补肾养阳、养肺护肤等功效。冬至时天气寒冷,人体的五脏六腑运转变慢,皮肤也变得粗糙和干燥,此时若适量食用腰果,既能暖身,还能润泽肌肤,预防皮肤干燥。

冬至食疗

核桃黑乏麻豆浆

材料:黄豆60克,核桃仁20克,黑芝麻10克。

做法:

1.黄豆洗净,在清水中浸袍一夜;核桃仁与黑芝麻洗净,备用。

2.将黄豆、核桃仁、黑芝麻--起放入豆浆机,加适量水,制成豆浆,煮熟后即成。

功效解析:

豆桨营养丰富,配方多样,冬季可以常喝。这款豆桨中,黑芝麻能补肝肾、益精血,核桃能健脑益智,适当饮用对改善冬季虚损症状有好处。

木瓜生奶多

材料:木瓜半个,牛奶、冰糖适量。

做法:

1.将木瓜内的子剔除,木瓜切成小块备用。

2.将木瓜块放在炖盅里,放上冰糖;把炖盅放进锅里大火蒸20分钟;再将牛奶倒入炖盅内,

继续大火蒸5分钟即可。

功效:

牛奶能安眠,吃法也可以多多变化。这道木瓜牛奶,口味清甜,能促进睡眠。

贝海带粥

材料:粳米150克,海带50克,干贝15克,葱末、姜末、盐、料酒各适量。

做法:

1.将干贝放到碗里,加入葱末、姜末、盐、料酒,上锅蒸熟,取出后切细丝;海带清洗千净,切丝;粳米洗净。

2.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粳米、海带丝、千贝丝,大火煮沸后小火熬粥,粥将好时调入少许盐调味即成。

功效:

中医认为,海带有软坚散结、化瘀的作用,搭配鲜美的干贝,食补效果不错,相信很多人都会喜欢。

海带粥

材料:粳米100克,水发海带50克,绵白糖

适量。

做法:

1.水发海带洗净,切成条,再打成结;粳米清洗干净。

2.锅中放入适量清水,烧开后下入粳米和海带结,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粥,大米软烂、海带变软,调入适量绵白糖即成。

功效:

海带中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能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管硬化的发生,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适合心脑血管病高发的冬季适当食用。

面菜粉丝汤

材料:白莱100克,细粉丝50克,植物油、葱末、盐、香油各适量。

做法:

1.白菜洗净,切细丝。粉丝用清水泡开。

2.锅中加入少许植物袖,烧热后下入葱末煸出香味,下入白菜丝略炒,加入足量清汤,下入粉丝、盐煮熟,调入少许香油即成。

功效

汤能补充水分,加速人体新陈代谢。这道汤口味清爽、营养丰富,冬季喝可以养阴补水。

板菜汤

材料:栗肉50克,白莱片200克,冬菇片、火腿片各30克,鸡汤、生姜丝、盐、糖、香油各适量。

做法:

1.油锅烧热,放入姜丝炒香。

2.倒入适量鸡汤,放入板栗肉、冬菇片,大火煮开转中火煮至将熟,放入白菜片、火腿片和适量的盐、糖,用大火烧熟,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

这道汤能补充水分和多种维生素,对提高机体抵抗力、改善虚损有帮助。

香站鸡汤

材料:鸡肉4000克,香菇150克,葱段、姜片、料酒、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鸡肉洗净,切块,放入沸水中烫一下捞出,沥干;香菇洗净,切片。

2.锅中加少许植物袖,烧热后下入葱段、姜片、香菇片煸香,再下入鸡肉块,倒入适量清汤,煮沸后转小火煮汤,至鸡肉软烂即成。

功效

鸣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很齐全,容易被身体消化利用,具有强壮身体的用。鸡肉搭配香菇做汤,能改善体质,升免疫力。

为什么中医上说冬至这天一定要进补?

冬至养生,你不知道的养生秘籍

益气

俗话说“气始于冬至”,冬至日,人体阳气生发易吸收营养。饮食宜多样,谷、果、蔬菜、肉等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冬季多晒背可以补阳气。

滋补

“冬至补对一天,身体健康一年”,冬至前后,人体阳气生发,脾肾运化转旺,容易吸收营养。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达到调养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在饮食上,可以适当进食羊肉、牛肉等温性的肉类,有补阳益肾的功效。多食用健脾养胃的药膳,如山药、板栗、桂圆等。

保暖

冬至时节人体的阳气较弱,抵抗力也较差,天气寒冷外出时戴帽子和围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

平时可以通过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充分刺激手部穴位,以疏通经络,预防感冒。

损耗

冬季主收敛,应选择一些相对平缓的项目如散步、练太极等。在阳光出现后外出活动以防止阳气过度消耗。

平时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尤其是不能熬夜,中医认为熬夜最伤阴血。

湿寒

冬至前后,全国多地降雨雪,尤其南方以湿寒为主。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肾主水,二者与人体的水湿代谢密切相关,冬季养护脾肾,达到祛湿防寒的目的。

平时注意保暖,防止湿寒入体。饮食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宜。少食咸,咸味食物多性寒,最易损阳。

三种果

梨:润肺通便,梨的特点就是“水多”,水里不光有维生素C、钾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较多膳食纤维,具有较好的通便作用,特别适合被便秘困扰的人。还能润肺,对咽喉有养护作用。

柚子:下气消痰,冬季嗓子干、发痒、咳嗽的孩子特别多可以吃点柚子。柚子有健脾消食、润肺止咳、下气消痰的功效,现代研究也发现,柚肉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有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帮助通便的作用。

甘蔗:清热润燥,中医上,甘蔗味甘性寒,是很好的“泻火食品,有清热润燥的作用,适合冬季吃,帮你浇灭体内燥火。

三种菜

萝卜:下气消食,中医认为白萝卜能下气,消食,除疾润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也就是说,它具有清洁肠胃的作用。

而且冬季气老人的血管很脆弱,在这种气候下,着点急血压更容易升高,若是适当喝点白萝卜汁也可以清理内火,不让情绪产生太多波动。

山药:健脾益胃,山药是药食同源的食材,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能够健脾、益胃、益肺。而且,钾含量非常丰富,特别适合高钾低钠的膳食人群食用。

莲藕:清热润燥,中医认为藕生食能清热润肺,凉血行瘀熟吃可健脾开胃,止泻固精、补脑。有“长寿菜”的称谓。冬天吃,不仅能清热润燥,还能“上下通气”,是顺气佳品。

为什么要在冬至进补?

冬至进补,是我国传统风俗,俗语云: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养三伏,冬补三九。冬至补一补,

-年精气足。道家十分注重冬至养生,认为冬至阴极-阳生,是养生的大好时节,认为阳气初生时,要

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道理在哪里呢?到了十- -月,阳气重新生起来。中国人冬至进补,就是这个

道理,因为这时消化力特别强,补品吃进去,营养容易吸收。

-年之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天进补不容易上火,中医理论上有天人相应之说,人应该顺应季节而

调整自己的生活。立冬是冬天的起始阶段,冬天是中医认为属于"闭藏”的时节,这个时候中医理论认

为人应该多藏一些东西,才能保证第二年有足够的精气来驱动第二年的.活动, 所以冬季进补是为严冬做准备。

本文来自作者[素浅]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4675.html

(2)
素浅的头像素浅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素浅的头像
    素浅 2025年10月19日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素浅”

  • 素浅
    素浅 2025年10月19日

    本文概览: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每年冬至来临时都有一些当地习俗来庆祝冬至的到来,那么冬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冬至是什么意思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左右...

  • 素浅
    用户101912 2025年10月19日

    文章不错《冬至是什么意思冬至如何养生》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华瑞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