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看到的星星是几百万年前的星星

原因是因为恒星距离我们太远了,距离用光年计算,光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穿梭在宇宙空间中,所以人类看到的星星是几百万年前的星星。

离人们距离近的星星它的发光能力强,因此人们看到它就会亮。可是,即使发光能力相当强的星星,假如离人们十分遥远,那么它的亮度也许还不及比它的发光能力差几万倍的星星。

星星越亮,星等就越小。最通用的星等系统之一是U(紫外)、B(蓝)、V(黄)三色系统(见测光系统“class=link>测光系统”),绝对目视星等M=+4.83等,色指数B-V=0.63,U-B=0.12。由色指数可以确定色温度。

扩展资料

在地球上,人类肉眼可以看到五大行星,其中最亮的就是金星。金星的亮度虽然远不如太阳和月亮,但比著名的天狼星(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还要亮14倍,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

金星不仅亮度很高,也很有“个性”,它是太阳系内惟一逆向自转的大行星,自转方向与其它行星相反,是自东向西。因此,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

自古以来,人们会用“天荒地老”来比喻时间的长久,可是天荒地老的时间却没有一颗星星的寿命长。

在距离地球3.6万光年的地方,有一颗编号为HE0107-5240的巨星,它的年龄大约有132亿岁。

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从奇点开始,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能观测到130亿光年之外的星系?

众所周知,宇宙的年龄是138亿年,按照大爆炸宇宙理论,宇宙中最早的光诞生于138亿年前,宇宙膨胀至今直径顶多是276亿光年。那为什么科学家们说目前的可观测宇宙的直径为930亿光年?

因为宇宙一直都在以超光速膨胀

宇宙在超光速膨胀并没有违反任何物理规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说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那说的是有静止质量的物体的运动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却并没有规定空间的膨胀速度不能超过光速。我们的宇宙之所以这么大,就是因为空间在持续不断的以超光速膨胀。

20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文哈勃发现河外星系正在远离我们。河外星系的视向退行速度与距离成正比,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快。据美国宇航局公布的最新测量结果,星系距离我们每增加326万光年,退行速度就增加74千米每秒。

上图为爱德文·哈勃

哈勃的这一发现使我们认识到宇宙正在膨胀。而且据此还可以推断,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之间星系之间的距离更近,物质密度也更大,那么早期的宇宙可能诞生于一个原始火球,这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星系之间之所以在相互远离,就是因为宇宙空间在膨胀,而不是由于星系的运动造成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宇宙空间的膨胀,相信许多人都吹过气球吧,当气球膨胀时,气球上任意两个点之间都在相互远离,距离被拉升,而宇宙空间的膨胀就与它类似,因而宇宙并不存在于一个特殊的膨胀中心。把气球上的点换成星系,那么就很好理解星系之间为什么会相互远离了,并且距离越远的相互远离的速度越快。

如上图所示,宇宙像气球一样膨胀。

通过对遥远超新星的观测,科学家们发现宇宙不仅在膨胀,而且目前正在加速膨胀,发现了该项研究成果的三位天体物理学家也共同分享了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究竟是什么原因是宇宙加速膨胀?科学家们认为这与占宇宙总质能68%的暗能量有关。

上图为宇宙的膨胀历程

天体距离我们那么远,科学家又是如何知道是空间在膨胀,而非星系在相互远离?

哈勃通过星系的光谱发现河外星系在远离我们。哈勃发现河外星系的光谱线会向红端移动,距离越远的星系红移量越大,这被称之为宇宙学红移。之所以会产生红移,就是因为空间的膨胀把光波拉长了。

产生这种红移现象的原因是空间膨胀而不是星系远离造成的。

有三种原因可以产生光谱红移现象,包括多普勒红移、宇宙学红移和引力红移。多普勒红移是由于观察者和光源的相互远离而产生的;宇宙学红移是由于空间的膨胀产生的;引力红移是受引力源作用而产生的,需要黑洞级别的引力源才能产生明显的红移现象。在较近的区域内,由于星系的视运动较明显,多普勒红移与宇宙学红移很难区分开来,只有在相当遥远的距离(上亿光年以上)上才能区别这两者所引起的谱线差异。

正是因为以上发现,才证明了宇宙空间在膨胀,而不是星系在远离。我们并不处于宇宙中心,在任何位置观测得出的结论都是星系之间在相互远离,而我们所看到的这种现象正是宇宙空间的膨胀造成的。

为什么星系内部察觉不到宇宙膨胀这种现象?

那是因为在几百万光年以内的小尺度范围内,引力的作用强度远大于迫使空间膨胀的力量,只有在大尺度范围内才能看见天体之间在相互远离。

正因为如此,星系内部才观察不到宇宙在膨胀,星系也正是在引力的作用下才维持稳定的。虽然宇宙在膨胀,但仙女座与银河系正在引力的作用下相互靠近,据科学家预测,在30多亿年之后,仙女座星系和银河系将会发生碰撞融合,形成一个更大的星系。

为什么可观测宇宙的直径有930亿光年?

最早的光从宇宙诞生之初就开始传播,光以光速在宇宙中传播了138亿年才到达了我们的眼中,正是因为空间的超光速膨胀,才使光仅用一百多亿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几百亿光年的路程。按照大爆炸理论模型计算,在电磁波范围内可观测宇宙的直径有922亿光年。

根据大爆炸理论,在宇宙诞生之初的38万年时间里,宇宙间还是一片混沌,物质的密度很大,光也不能自由的传播。这意味着这段时间内的情况用光是观察不了的。即使这么短的时间,宇宙就已经膨胀了8亿光年,因为当时宇宙正处于暴涨时期。要想观察到这段时间内的情况就需要用到引力波。

如图所示,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在空间中激起涟漪,形成引力波,并向远方传去。

那么合计起来可观测宇宙的直径就是930亿光年了。算上不可观测的部分,宇宙的实际大小肯定还要大上很多。

如果未来宇宙继续加速膨胀,那么总有一天,星系之间将会变得非常遥远,以至于附近其它星系的光永远也不能被我们所观测到,宇宙将会变成一片黑暗和死寂。

热爱科学的朋友,欢迎关注我。

宇宙才诞生了138亿年,为何可观测宇宙的直径却达到了930亿光年?

137亿年前爆炸从奇点开始,然后逐渐膨胀,那时候宇宙的膨胀速度远远大于光速,在宇宙膨胀的同时,星系也在源源不断的组成,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137亿光年外的星系,换句话说,宇宙在早期膨胀的速度远远大于光速,现在的宇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137亿光年(半径),现在我们人类的迄今为止,哈勃太空望远镜看到了离我们140亿光年之遥的宇宙边缘,给我们带来了无数高清晰的照片,使我们认识了很多古老的星系.我只记得哈勃看到猎户座附近有行星存在,但光是观察,是无法证明看到的行星有生命迹象的.以我们人类目前最尖端的科技,也远远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别的行星有生命迹象.一个离我们很近的火星,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证据表明有生命迹象存在,更不用说离我们几十几百光年远的行星了.人类现在连冲出太阳系的能力都没有,何况还有银河系,以及多得说不清的星系.我们人类我们地球太太渺小了,所以说天文学是一门极高深的科学一点都不为过

现在人类已经根据理论得到,我们有着以地球为中心,930亿光年的可观测直径。但是宇宙大爆炸理论又提出,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如果说光速是宇宙速度的上限,为什么138亿年后,宇宙的大小不是138亿光年的半径范围?这中间是否存在矛盾?

首先我们要从宇宙的诞生开始说起。

早在1929年,著名的物理学家哈勃就观测到了一种神奇的现象:

这种现象表示:离我们越远的星系,他观测到的颜色就越偏向于红色,于是科学家就锁定了一些星系,发现这些星系呈现出的红色甚至越来越明显的,由此推断:这些星系正在远离地球。并把它命名为:红移现象。

所谓红移现象最初是针对机械波而言的,即一个相对于观察者运动着的物体如果离得越远,那么它发出的声音就越浑厚(波长比较长),相反离得越近那么发出的声音越尖细(波长比较短)。

之后哈勃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发现地球之外似乎所有的遥远的星系还有星系团都在远离地球(观测点),并且距离越远,远离的速度也越快。

最后埃尔德?哈勃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宇宙正在变大。

然后哈勃做出推理:既然现在的星系和星系团之间的距离是在一直增大,那么时间往前倒退:它们一开始一定距离非常近。

从这一结论出发,天文学家得出来一个观点:很久之前,宇宙可能处于一个密度极高,温度也极高的状态。

到了1931年,天文学家乔治?勒梅特首次提出了有关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他本人把这个理论命名为?原生原子的假说?。

这个理论大致意思是:

宇宙现在正在向外膨胀,假如从时间上进行反演那就说明着宇宙在向内坍塌,这个过程会一直进行到不能再继续为止。最终宇宙中所有的质量都会集中在一个点,这个点就叫做?原生原子?

而到1948年,伽莫夫对具体的热大爆炸理论又有了更精确的描述:

他认为在大约150亿年前的时候,宇宙只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点,然后由于某种原因这个点变成了一个温度极高的?火球?,后来这个?火球?发生了大爆炸,爆炸使得组成火球的物质散落到各处,高温物质冷却之后,密度开始降低,就这样质子、中子等基本物质才诞生。最后经过了不停的膨胀、演变,宇宙就这样形成了。

当然,如果仅仅靠宇宙膨胀的观点就推测出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很明显是没有说服力的,这就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这个理论。

关于宇宙大爆炸更有力的证据

微波背景辐射起源于热宇宙的早期,其是温度近于2.7K的黑体辐射,也被称为3K背景辐射。

1964年,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在使用一台微波接收器时,无意中探测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背景辐射的黑体谱现象表明了微波背景辐射是在极大时空范围内发生的的事件,而背景辐射的各向同性又说明在不同的方向上,两个相距非常遥远的天区之间,存在过相互之间的联系,通俗来说就是:

大概大爆炸之后38万年,宇宙中出现了第一束光,随着宇宙的膨胀,这束光的能量逐渐降低,直到最后降到了微波频段。

人们观测到的微波背景辐射图描述的就是宇宙早期的状态。这些辐射对应的温度刚好是2.7K,这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由来。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之后,科学家才开始相信宇宙大爆炸理论。那么138亿年这个精确的数又是如何得到的?

尽管对于宇宙的年龄一直都有争议,因为提出一个理论,总要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修改才能被广泛的接受。

宇宙至今存在了138亿年,其实这个数据的诞生还是要功归于哈勃的努力。

哈勃最开始提出的?哈勃红移?其实就是用来计算宇宙的年龄,他发现当恒星或星系远离地球时,从地球上接收到的恒星光谱会向红色的一端移动,反之则会向蓝色的一端移动,还得出了红移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最后总结出了著名的哈勃定律。

计算出哈勃常数,也就得到了宇宙的年龄。

科学家经过长期对哈勃常数的测算加上微波背景辐射的共同测算,得出宇宙的年龄为大约为138.2亿岁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可观测宇宙的直径却有930亿年,远大于138亿光年。

值得注意的是,可观测宇宙不是已经看到的宇宙,我们现在其实还没有观测到来自456亿光年外的光。这个930亿光年的直径只是根据理论,我们可以看到的宇宙的范围。

因为930亿光年外的光,由于宇宙的加速膨胀,导致我们再也无法接收到这些光线,所以就成了不可观测宇宙。真实的宇宙大小,要远远大于930亿光年的范围。

而宇宙年龄为138亿岁,根据哈勃常数计算发现宇宙膨胀速度会导致星系之间的退行速度超光速。通俗来讲就是:

因为宇宙超光速膨胀,可观测宇宙的直径达到了930亿年的范围,而真实的宇宙大小,要远远大于930亿光年的范围。

相对论指出指任何携带信息能量的东西都无法超越光速,而宇宙膨胀是空间的膨胀,这个过程中不携带任何能量和信息。

所以说宇宙的超光速膨胀并不违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是因为宇宙膨胀是时空本身的膨胀,并不是物质在膨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是有条件限制的,并有没指出宇宙中不存在超越光速的现象

结语宇宙的年龄可以通过哈勃定律并再加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可以计算出是138亿年。930亿光年只是可观测宇宙的大小,真实的宇宙还要更大。宇宙的大小远和宇宙的年龄138亿光年并不矛盾,因为宇宙在超光速膨胀。

本文来自作者[雪爪鸿泥]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4356.html

(8)
雪爪鸿泥的头像雪爪鸿泥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雪爪鸿泥的头像
    雪爪鸿泥 2025年10月17日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雪爪鸿泥”

  • 雪爪鸿泥
    雪爪鸿泥 2025年10月17日

    本文概览:原因是因为恒星距离我们太远了,距离用光年计算,光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穿梭在宇宙空间中,所以人类看到的星星是几百万年前的星星。离人们距离近的星星它的发光能力强,因此人们看到它就...

  • 雪爪鸿泥
    用户101702 2025年10月17日

    文章不错《为什么人类看到的星星是几百万年前的星星》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华瑞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