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8年上海复旦大学的历届校长有:
马相伯 (1840~1939) (1905~1906)、(1910~1912)
严复 (1854~1921) (1906~1907)
夏敬观 (1875~1953) (1907~1909)
高凤谦 (1870~1936) (1909~1910)
李登辉 (1872~1947) (1913~1936.7)
郭任远 (1898~1970) (1924. 7~1925. 3)
钱新之 (1885~1958) (1936. 8~1940. 5)
吴南轩 (1893~1980) (1940. 5~1943. 2)
章益 (1901~1986) (1943. 2~1949. 7)
张志让 (1894~1978) (1949年7月 - 1952年9月)
陈望道 (1889~1977) (1952年9月 - 1966年12月)
苏步青 (1902~2003) (1978年7月 - 1983年1月)
谢希德 (1921~2000) (1983年1月 - 1988年11月)
华中一 (1931~2007) (1988年11月 - 1993年11月)
杨福家 (1993年至1999)
王生洪 (1998年12月 - 2009年1月)
杨玉良 (2009年1月14日-2014年10月24日)
许宁生 (2014年10月—至今)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
---2014年10月24日在就任复旦大学校长时的讲话(摘要)
首先向大家致意问好。
按照组织的安排,从今天开始,我很荣幸地成为复旦的一员。任务来得很突然,这几天,我心情很不平静,尤其是今天。除了感谢上级的信任,我所能想的,就是如何与大家一起为这个学校的发展而努力工作。下面讲三点粗浅的想法:
第一、“用心”当好一名复旦人。当一名复旦人是光荣的,是值得骄傲的。我没有什么可以作为献礼,但带来一颗心,一颗要与复旦人打成一片的心;也带来了一个决心,一个与大家心连心的决心。只要我们同心同德,我们就能把复旦的事情办好。
第二、鞠躬尽瘁为复旦。复旦是个伟大的学校,有机会为复旦大学的发展而出力,无上光荣。我与很多人一样,对复旦大学充满了仰望。复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学术大师和当代优秀青年云集,享誉国内外。复旦学科结构综合优势明显、前沿创新研究活跃、成果不断凸显、人才辈出、校友遍布天下、对外开放办学影响广泛,为国家和上海的创新驱动发展和文化创新传承的贡献突出,综合实力提升快速。当前我们的任务除了弘扬复旦优良传统,还要把复旦建设成为风清气正、按现代大学制度办事、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我将和大家一起鞠躬尽瘁,为之奋斗。
第三、按照规律办学,做好继承与发展。作为一名新人,我还没有资格讲办学新思路。我想,每个学校都要不断追求卓越,我们学校接下来如何做好这件事情,需要调研、讨论并形成共识,我愿意与大家一起,不断研究新形势、新情况,提出新想法,不断去探索与实践。而作为我的工作的起点,下面有四个基本点,我想应该会是大家认可的:一是要尊重我们学校自身的发展规律,尊重她的文化传统,尊重在座各位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选择。二是要继承与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多年来的发展成果要继承,党代会、教代会做出的重大决策要坚持,而要在继承中做好发展,重点是要抓住新的重大机遇开拓创新。我们学校在人才引进与培育、国际学术影响力扩大、科研任务承接、教师聘任制度完善等方面的良好势头应该加以因势利导,扩大战果。三是要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与决定,教育部和上海市布置的工作,我们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学校是国家举办的社会主义大学,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校训精神,为完成两个百年的目标,为中国梦的实现立德树人。我想,这肯定是所有复旦人的心愿。
最后,我要借此机会向复旦全体教职员工、全体复旦学子、全体复旦校友和全体离退休老同志及教职员工问个好,并致敬意!
本文来自作者[墨阳天]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61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墨阳天”
本文概览:截止到2018年上海复旦大学的历届校长有:马相伯 (1840~1939) (1905~1906)、(1910~1912)严复 (1854~1921) (1906~1907)夏敬...
文章不错《上海复旦大学的历届校长是谁》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