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共创美好家园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
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
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 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 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 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 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 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 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防震减灾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一位亲身经历过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们详细介绍了“伏而待定”的具体方法:“在屋内感觉地震时,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山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正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户外的场合,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险之处,护住头,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另外,室外的人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如遇燃气、毒气泄漏、火灾,用湿手巾捂住口鼻,匍匐逆风绕到上风方向。
在百货公司、地下通道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行动。就地震而言,地下通道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灯也会即刻亮起来,要镇静地采取行动。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止,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要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要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播放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面对各种困难,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免遭新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能自行脱险,一定要沉住气,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无法脱险,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找食物和水,保存体力,耐心等待,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切不可大声哭喊,勉强行动,尽量闭目休息。时间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积极参与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壮大救援队伍,让更多的人获救,要先救近处的人,先救青壮年,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生”、后救“人”;要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同学们,地震发生时,只要能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的。有时,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灾难性地震还是少数。只要沉着、冷静地应对灾变,就有可能避震成功。
求一本关于512地震的书(只须题目)
应选择震后暴雨的活泼点:仔细看看“震”字,我们会发现它的上面就是“雨”。中国的文字观物象形,我们的祖先创造和发展这个字的时候,就从没把“雨”头去掉,这是否就意味着从远古至今,地震和雨就有着明显的关系呢?
雨,恐怕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天气现象了。天气变化主要是与天气系统有关,但也常会因为局地的环境因素,引出特殊的天气现象。研究表明,当地震发生之后,引发地震的地下能量在震后短期内是会对降水产生影响的。
地震后产生的大量的山体滑坡,房屋倒塌,会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粉尘、微粒,这些粉尘和微粒就是形成水滴最好的凝结核;而地震巨大的冲击波,在震动大地的同时也不断向空中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同样强列扰动震区上空的空气,使震区上空大量的凝结核与水汽分子不断碰撞,充分结合,当这些水滴增长到空气托不住时,一场地震后的大雨就降临了。其实,我国古代所谓的擂鼓求雨,就是利用空气震动,形成很强的上升气流扰动,使得水汽分子充分碰撞结合增大,从而形成降水。
我有在书店见过这么一本书,封面是黑色的,书名不太记得了,上面有大大的5.12三个数字,背景是摆成爱心形状的蜡烛
《汶川壮歌》 人民出版社
《中国512抗震救灾记事》 四川教育出版社
《惊天动地的七天七夜——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记事》
四川教育出版社
《我们在一起——抗击512特大地震纪实》 四川文艺出版社
《大爱感动中国——汶川大地震纪实》(画册) 成都时代出版社
《我们与汶川同在——生命的感动、生命的奇迹、生命的风采》
上海文艺出版社
《生死不离——汶川抗震救灾纪实》 上海大学出版社
《心疼的灯光》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惊天地 泣鬼神——我们万众一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大爱感动中国——汶川大地震纪实》
文汇出版社等17家媒体出版社共同署名出版(成都时代出版社书号)
《大爱无疆——湖南在行动》 湖南人民出版社(待出)
《我在地震现场》 湖南文艺出版社(待出)
《生命》 湖南文艺出版社(待出)
《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与减灾对策》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4、地图(2种)
《四川汶川地震救灾志愿者服务地图》 成都地图出版社
《抗震救灾专用地图——四川省全图》 星球地图出版社
5、灾后心理辅导、健康知识(15种)
《地震灾后心理干预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走出地震的震撼和悲伤》 人民卫生出版社
《震后心理指导手册》 人民军医出版社
《震区官兵心理卫生指导》 人民军医出版社
《灾后心理救助手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震灾即将过去 亲情与你同在——震后家庭健康知识简明读本》
中国人口出版社
《震后儿童心理救助手册》 天地出版社
《灾后心理救助》 天地出版社
《让悲不再痛,让哀不再伤——灾后心理自我调适手册》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让心中充满阳光——地震受灾人员心理自助读本》
浙江科技出版社 四川科技出版社
《给自己一个宁静的港湾——地震救援人员心理健康自助读本》
浙江科技出版社 四川科技出版社
《帮助你自己——渡过难关的办法》 宁波出版社
《地震儿童心理救助:儿童家庭和教师活动指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重建心灵家园》(漫画绘本) 湖南少儿出版社(待出)
《我的地震经历——儿童心理创伤救助》(引进版)
湖南文艺出版社(待出)
6、地震医疗、防疫及灾后防病常识(26种)
《地震灾害自救互救防疫》 人民出版社
《地震自救互救医疗知识手册》(书名可能改)科学出版社
《传染病家庭预防》 海洋出版社
《灾难和事故的创伤救治》 人民卫生出版社
《灾害现场求生术——自救与救治》 人民卫生出版社
《灾后防病知识宣传画》4种 人民卫生出版社
《地震灾后防病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地震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折页 科学普及出版社
《震后防疫防病小常识》宣传折页 科学普及出版社
《危重急病的诊断与治疗》 科学普及出版社
《地震灾后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挂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宣传挂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问答》中国农业出版社
《村级动物防疫员免疫技术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
《地震灾后农村灭鼠技术挂图》中国农业出版社
《现代创伤骨科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实用创伤救治》 人民军医出版社
《脊柱脊髓与四肢神经损伤救治原则》 人民军医出版社
《震区防疫手册》 人民军医出版社
《地震伤急救手册》 人民军医出版社
《震后防病把五关》 人民军医出版社
《灾区医院院内感染预防指南》 人民军医出版社
《地震灾后防病必备常识》 学苑出版社
《抗震救灾急救手册》 四川人民出版社
《地震灾区卫生防病手册》 四川科技出版社
《中小学生意外伤害自防自救》 武汉出版社
7、地震常识、自助读物(21种)
《地震来了怎么办》挂图1套4张 人民出版社
《地质灾害预防》折页 地质出版社
《地震32问》宣传手册 地质出版社
《抗震救灾小常识》折叠卡 科学出版社
《抗震救灾自助手册》(64开、32开)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资料汇编·地震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家庭地震应急三点通》 科学普及出版社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南》 科学普及出版社
《抗震救灾》科普挂图(1套10张) 科学普及出版社
《防震减灾》科普挂图(1套4张)电子版 科学普及出版社
《地震来了怎么办》 地震出版社
《漫话城市地震防灾》 地震出版社
《地震知识100问》 地震出版社
《震后气象灾害防避指南》 气象出版社
《少年儿童地震防护手册》 四川少儿出版社
《抗震救灾手册》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百姓应急避难手册》 天地出版社
《武汉市民应急救助手册》 长江出版社
《地震灾后100个特别提醒》 上海三联书店
《抗震救助读本》 湖南科技出版社(待出)
《神狗历险记——震后余生》 地震出版社
本文来自作者[梦香]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426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梦香”
本文概览:防震减灾,共创美好家园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
文章不错《地震科普题目》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