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可能存在哪些学习问题

1. 学生的数学学习无目的、无计划、无标准要求。对学了什么, 应掌握什么,有什么作用是茫然的,有的学生竟说“成绩好有什么用,给我多少奖金”,学习具有盲目性。

2. 学生对数学学习不主动、自觉性差, 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任务的完成是被动消极的, 学习本是自己的事,却常推委、拖拉或希望同学帮忙,所以同学间常出现抄作业现象,学习具有依赖性。

3. 学生有上进的心理,但缺乏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学习兴趣不浓也不愿培养,不作意志努力,学习中思想常常走神或学习时间内干其他事情, 具有学习意志不坚定性。

4. 学生学习有了一知半解就感到满足,但遇到困难又垂头伤气,遇难而退或绕道而行, 得过且过, 致使部分学生学习成绩难以提高,甚至下滑,学习缺乏思想性。

5. 学生学习不注重方法,不讲求逻辑联系,分析问题思路杂乱,表达东拼西凑, 思维不严谨。 明知这方面过不了关,但也不思改进,学习具有随意性。

1、心理偏差:心理偏差是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存在的心理问题,它在总人口中的比率为100%。人们经常讲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是指的心理偏差在现实人群中的普遍性。初中生存在心理偏差更是普遍现象。有心理偏差的初中生一般能正常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但心理偏差却是一切心理问题发生的起点和最原始的根源,是导致许多严重心理危机的潜在性原因,如不及时加以矫正和消除,使个体整体心理的某些方面受到损害,影响个体心理活动的协调性和匹配性,使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效率受阻,甚至大为降低。

2、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是心理偏差与心理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诸多心理偏差的基础上累积起来,出现了心理要素的结构性失衡,即认知、情感、意志、欲望、需求等心理要素严重失调、失衡而形成的。

有心理障碍的初中生,往往内在心理冲突、心理矛盾比较激烈,形成了一种无法自我解脱的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许多不适应、不协调、不理智甚至错误的行为反应,如不及时疏导、消除,往往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

3、心理疾病:初中生的心理疾病与成年人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所不同,由于生理特点和生活实践不同的缘故。初中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有精神焦虑症、神经官能症、抑郁性精神病、狂躁性精神病、幻觉、社交恐惧、感知缺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病态人格等。

家长和初中生自己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防止自己出现心理问题:

1、学习心理知识: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答初中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疑难问题,从而帮助初中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比如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知识,就可以使自己对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从而矫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

锻炼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习了情感的知识,可以使初中生学会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方法;学习了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初中生可以了解在青春斯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度过青春发育期。

2、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首先创设良好的校园风尚,可以使初中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创设美好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团结、友好、平等、民主、和睦、奋发向上的人际氛围。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外部环境。

加强校园动态文化建设。如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制作、体育活动、交谊活动、兴趣活动等形式,培养初中生的兴趣,发展初中生个性特长。加强初中生的心理教育,家长可以多与老师进行交流,及时的了解初中生。当初中生出现某些过激行为时加以正确引导。

本文来自作者[巧阳]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4261.html

(8)
巧阳的头像巧阳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巧阳的头像
    巧阳 2025年10月16日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巧阳”

  • 巧阳
    巧阳 2025年10月16日

    本文概览:1. 学生的数学学习无目的、无计划、无标准要求。对学了什么, 应掌握什么,有什么作用是茫然的,有的学生竟说“成绩好有什么用,给我多少奖金”,学习具有盲目性。 2. 学生对数学学...

  • 巧阳
    用户101605 2025年10月16日

    文章不错《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可能存在哪些学习问题》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华瑞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