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对诗词写作又有什么影响_1

现代生活对诗词写作又有什么影响呢?现代和传统从来不是一个对立的概念。现代社会从某些方面,也给传统诗词带来积极的影响。信息时代甚至给传统诗词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互联网技术对诗词的影响更是全方位的。

互联网技术使得全世界变成一个真正意义的地球村。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能通过互联网即时交流。互联网改变了诗词的交流方式,方便了圈子的形成,使得结社变得异常容易。诗词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圈子。《红楼梦》中大观园儿女为什么要结社吟诗?乃是因为有了诗社,便有了交流切磋的圈子。一个人在与世隔绝下的状态下,他的创作是很难坚持的。如果有声气相求的朋友在一起交流切磋,诗词创作往往能持续很久。在前网络时代,诗词爱好者若不加入中华诗词学会,便很难有交流的机会。互联网彻底改变了这一状态。互联网意味着地球村,意味着圆桌会议。互联网将分散在各地的单个诗词爱好者聚拢到了一起。前网络时代,由于地域悬隔,诗词爱好者往往是个体存在,难以形成群体。互联网时代则完全不同。单个的诗人在互联网上发表作品,很容易被其他的单个诗人读到,并且发生碰撞。单个诗人好比散落在宇宙各个角落的星星,互联网技术轻而易举地将每一颗单独存在的星星勾连到了一起,于是顷刻间形成了星座、星云和星系。一颗星星是那样孤单,整个星空是这样绚烂和丰富。互联网技术为诗词爱好者寻找同好提供了无上便利。互联网技术改变了诗人的交流方式,使得诗人不再以个体方式散落存在,而是以群体形式呈现。互联网形式,一下子让人觉得当代诗词圈是个巨大群体。

互联网技术,大大降低了诗人结社的成本,更是大大降低了诗词的发表成本。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媒体革命,是有了网络电子公告系统(BBS系统)。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其他人进行即时性的互动交流。对于诗人来说,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和一条网线,便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作品。这无疑是一场革命。纸媒时代,诗词发表和评论成本太高。诗人若想发表自己的作品,需要给相关杂志投稿。能否发表,取决于编辑先生的喜好。诗词作品发表周期过长,并且很不容易发表。互联网技术彻底改变了这一现象。互联网时代,诗人不再仰人鼻息,任凭编辑摆布。只要有发表意愿,诗人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作品。

BBS系统的另一个优势是互动性,而且这个互动还是即时的。使用BBS系统,诗人可以几乎零成本地发表作品,还可以很容易地获得读者的反馈。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跟帖的形式,对某一作品进行即时回复。由于BBS系统的使用者处于一种准匿名状态,互联网时代的评论或许不如纸媒时代深思熟虑,但往往更加灵活生动,也更少伪饰。这对诗人来说无疑是个福音。因为诗词在当代文坛处于边缘化地位,诗词作品很难进入市场流通,诗词创作差点儿因为失去受众而遭受灭顶之灾。任何一个作者,他都需要读者。没有读者的共鸣,诗词创作会迅速衰竭。互联网技术,为诗人和读者之间带来了零距离、即时性的互动。读者的共鸣,是对诗人最好的激励。互联网使得读者和诗人之间的共鸣和互动瞬间达到井喷状态。

BBS系统在公众性方面也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网媒的潜在受众多到无法估量,是发行量再大的纸媒都不能比的。一个诗人的作品,刊载在《中华诗词》杂志上,最多只能被几万个读者看到;如果发布在BBS系统上,则有可能被数百万读者看到。作者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尽可能多的读者读到。

网媒在公众性和互动性方便取得的井喷式突破,为网络诗词带来了神奇的生命力。发表便利,回馈及时,大大刺激了网络诗人的创作力。网络诗词拥有无与伦比的人气。互联网技术使得网络诗词一夜之间以群体形象闪亮登场。

纸媒时代,杂志编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对作品发表有生杀予夺的大全。这就使得诗词作品的发表成为一种特权。在网络诗词形成气候之前,诗词杂志无一例外地掌握在诗词学会体系手中。而各级中华诗词学会的会员,又以老干部为主。这带来了风格单一、艺术水平低下的“老干体诗词”的盛行。网络诗词则以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状态出现,有利于不同流派和风格的的自发形成,也为当代诗词创作带来新的观念。这就使得“网络诗词”成为文学史研究视野的一个诗学概念。“网络诗词”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网络这一媒介形式,而是一个诗学现象,一种诗歌观念,一个诗歌群体。网络诗人群,是与依赖《中华诗词》等半官方媒体成名的中老年诗人群相对立的,是新一代的年轻诗人群;在年龄层上,以70后为轴心,包括60后、80后。在美学风范上,他们与“老干体”誓不两立。在互联网技术的刺激下,出现了新一代诗人群和新的诗风。互联网技术,对于当代诗词创作来说具有断代意义。

从社会层面来看,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有利于公民意识的提高。“博客体”在当代的流行,体现的是时代对公共知识分子的呼唤,以及公众参政议政意志的空前高涨,这与传统中国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神息息相通,也和“诗言志”的文学传统相契合。时代精神赋予了网络诗词使命感,也使得“网络诗词”更容易达到某种深度和高度。

文学媒介可以分成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

1、口语媒介

口语媒介是语言媒介的一种重要形态,是指以口头语言形式实现人际传播的语言媒介。口语媒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简便快捷,二是与身体语言和原始礼仪相伴随,三是真切生动,四是不易保存。

2、文字媒介

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埃及,出现了象形文字。中国也是最早发明和运用象形文字的国家之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语言的最重要的辅助工具。它可以说是在石头、青铜器、兽骨、竹简、木牍、缣帛和纸张等媒介上记载的语言。

3、印刷媒介

印刷媒介是把文字和图画等做成版、涂上油墨、复制在纸张上的媒介技术,它通常包括手工印刷媒介和机械印刷媒介两种形态。这里谈印刷媒介主要是指手工印刷媒介,而机械印刷媒介则纳入大众媒介部分去谈。

从中国文学史看,手工印刷媒介在宋、元、明、清时代文学中起到了主导媒介的作用,对这时期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4、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mass media),又称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of communication),按传播学家的定义,“通常指的是中间插进了用以重复或传布信息符号的机器和有编辑人员的诸如报纸或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的传播渠道”。

扩展资料:

媒介包括两方面要素:

一、是包容媒质所携带信息或内容的容器,如书( 甲骨、竹简、帛书、纸书)、相片、录音磁带、**胶片、录像带、影音光盘等。

二、是用以传播信息的技术设备、组织形式或社会机制,包括通讯类(驿马、电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可视电话、移动电话等)广播类(布告、报纸、杂志、无线电、电视等) 和网络类三大类。

在当代社会,一般而言,媒介指机械印刷书籍、报刊、杂志、无线电、电视和国际互联网等,它们都是用以向大众传播消息或影响大众意见的大众传播工具,都是传播信息的媒介。

百度百科-媒介

本文来自作者[安柏]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4136.html

(6)
安柏的头像安柏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安柏的头像
    安柏 2025年10月16日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安柏”

  • 安柏
    安柏 2025年10月16日

    本文概览:现代生活对诗词写作又有什么影响呢?现代和传统从来不是一个对立的概念。现代社会从某些方面,也给传统诗词带来积极的影响。信息时代甚至给传统诗词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互联网技术...

  • 安柏
    用户101605 2025年10月16日

    文章不错《现代生活对诗词写作又有什么影响_1》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华瑞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