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原理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净化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人工湿地填料上种植特定的湿地植物,从而建立起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当污水通过湿地系统时,其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或分解,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非常适合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植物的作用。

谷腾环保网上有很多关于人工湿地用于污水处理中的工程案例经验,可以参考下~

湿地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净化污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地方都开展了人工湿地建设工程。

但是,目前人工湿地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人工湿地受环境条件特别是区域地理和气候条件限制。比如在黄河以北建设的湿地,冬季难以发挥净化作用,夏季暴雨雨水对湿地造成致命破坏。二是湿地净化效果受进水水质及水量变化影响。三是非专业湿地管理人员的技术及素质直接影响湿地管理,间接影响湿地净化水质效果。四是湿地长期运行,积累的悬浮固体增多,影响水质净化效果。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湿地的净化作用?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积极探索,引进技术。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污染物排放标准逐步加严,湿地是污水处理系统不可缺少的处理单元,要积极引进创新型技术,因地制宜地管理湿地。

统筹考虑,预先调节。湿地处理工程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既是庞大、复杂的工程,又是稳定、慢节奏的工程,进入湿地处理的污水量可小不可大,不能超过设计流量。湿地处理污水需要时间,必须按照设计停留时间进行规范操作,不可污水快进快出或慢进快出。

培养人才,加强管理。湿地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环保、水利、林业等行业,要求管理者知识面广。要引进知识型人才,经营好湿地工程。

收割植物,清理杂物。湿地的净化处理功能是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水中悬浮物及营养元素进行吸附、截留沉降,通过水体微生物和土壤微生物对有机质进行消化分解,再由植物体吸收净化,最终去除污染物。需要专人负责对水生植物果实、枯枝进行收割、清运,配备水上交通工具及打捞设备。

制定制度,注意防火。在秋冬季节,地表种植的湿生植物地表以上部分将枯死,而北方秋冬季节降水较少,要制定严格的防火制度。作者单位:山东省茌平县环保局

本文来自作者[天红胜]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1452.html

(10)
天红胜的头像天红胜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天红胜的头像
    天红胜 2025年10月01日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天红胜”

  • 天红胜
    天红胜 2025年10月01日

    本文概览: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净化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人工湿地填料上种植特定的湿地植物,从而建立起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当污水通过湿地系统时,其中的污染物质和...

  • 天红胜
    用户100112 2025年10月01日

    文章不错《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原理》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华瑞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