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理解24个万能公式

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的重难点,很多同学都不知道语文阅读理解应该怎么写。我和大家分享一下阅读理解24个万能公式。

阅读理解万能公式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通读全文,掌握大意。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2.概括提炼能力是语文阅读中最重要的,能够考查你是否读懂和对文章的准确体会和感想。即对全文、段落进行整体概括,对文章的要点/写法进行概括的能力,平时阅读中要多练习归纳段意和文意,培养善于概括的能力和习惯。

3.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

以上就是有关于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的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公式

语文的阅读理解想得到高分其实是有很多技巧的,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公式,仅供大家参考。

一、修辞

1.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2.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3.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4.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5.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6.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二、归纳文章中心

1.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2.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3.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4.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5.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三、记叙的作用

1.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2.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3.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4.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四、议论文的论据

1.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如《谈骨气》中文天祥宁死不投降、齐人饿者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拍案而起,就是三件事实。作为事实论据的材料必须真实、确凿、并且有代表性,所选的事例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影响了议论效果。

2.道理论据包括被实践检验的真理、古今中外名家的论述、格言、谚语以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原理、概念、定律、公式等。明确道理论据要注意:描述性的话,即便是领袖和名人说的也不能算作道理论据。如《俭以养德》中所用的鲁迅和高尔基的话都是描述性的话,鲁迅的话展示了他节俭的生活作风;高尔基的话展示了列宁节俭的生活作风,二者都是事实论据。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议论文的语言往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鲜明性、生动性等特点。

1.准确性:议论文需要通过明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和严密的推理来讲道理,用语言表达出来必须准确无误。

2.概括性:议论文把讲清抽象的道理作为它终极的目的,即便列举事例,也要以理服人,以理取胜。事例必须有概括性,这就要求语言高度简练。

3.鲜明性:表现在它通过语言表达的观点毫不含糊,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要求什么,不要求什么,一清二楚。

4.议论文的生动性不在于细致入微的描写,而在于简洁明快的勾画,有时还借助歇后语、俗语、方言和各种修辞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阅读理解答题公式汇总

一、表达方式:记叙、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技巧:

时间地点看标志词,准确程度看题意

中心人物识别看中心和写作着力点

事件概括要考虑文章中心,句式是:

什么人+干什么;

什么人+怎么样或为什么+干什么

六:品味题目

题型:

①为什么以此为题?

②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③试分析题目的作用。

④给文章加(换)题目。

阅读文章时弄清文章的结构

从结构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把结构层次弄清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这一点来讲,弄清结构是记叙文阅读的基础。

弄清记叙文的结构,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 l )找出文章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

阅读文章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 2 )明确文章的顺序。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插叙:如《羚羊木雕》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 3 )理清文章的层次。理清文章的层次是弄清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公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中考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站!

本文来自作者[薄圣恩]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3301.html

(13)
薄圣恩的头像薄圣恩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薄圣恩的头像
    薄圣恩 2025年10月12日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薄圣恩”

  • 薄圣恩
    薄圣恩 2025年10月12日

    本文概览: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的重难点,很多同学都不知道语文阅读理解应该怎么写。我和大家分享一下阅读理解24个万能公式。 阅读理解万能公式...

  • 薄圣恩
    用户101205 2025年10月12日

    文章不错《初中阅读理解24个万能公式》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华瑞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