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留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热型。体温上升后即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体温可渐退或骤退,这种情况大多见于大叶性的肺炎,伤寒,副伤寒以及恙虫病和斑疹伤寒的情况,主要与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有关。
发热热型
1、弛张热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多为高热,体温高低不等,发热时可达39℃以上,昼夜变动范围大于2℃,有时体温可降至38℃以下,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
2、间歇热
临床出现恶寒或寒战后,体温骤升,可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后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间歇数小时至数日又如此反复,称周期性发热。
3、不规则热
发热时体温波动的范围极不规则,持续时间也不一定,体温曲线毫无规律。体温常在38℃左右或波动于37℃~40℃之间。
4、波浪热
体温逐渐升高,数日后又逐渐降至低热或正常温度,经数日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发作,体温曲线呈波浪型。
5、脱水热
指机体(尤其是小儿)在严重脱水后,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是机体散热收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的现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稽留热
稽留热(continued fever)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热型。体温上升后即恒定地维持在39℃-40℃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多为高热,体温常在39℃以上,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体温可渐退或骤退,临床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传染病的极期,也可见于急性肾盂肾炎。应及时予以药物降温。降温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勿滥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退热药。
本文来自作者[爱上书的蚂蚁]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184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爱上书的蚂蚁”
本文概览:稽留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热型。体温上升后即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体温可渐退或骤退,这种情...
文章不错《稽留热是什么症状?》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