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五代: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1958年)以电子管作为逻辑部件,被称为电子管时代;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1959-1964年)采用晶体管作为计算机逻辑部件,被称为晶体管时代;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1965-1970年)用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被称为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1971-1989年)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于计算机,寄存器多,速度快、称为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第五代为发展中的计算机科学时代,主要有智能型计算机、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及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4个时代,各个时代划分的原则是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平方,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特点:体积大,功耗大,速度慢

第二个发展阶段:1956-1964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操作系统。特点:采用晶体管作为逻辑开关元件;使用磁芯作为主存储器(内存),辅储器(外存)采用磁盘和磁带;存储量增加,可靠性提高;输出输入方式有了很大改进;开始使用操作系统,有了各种高级语言。

第三个发展阶段:1964-1970年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1964-1965)(1965-1970)。特点:计算机变的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使用了操作系统,使得计算机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协调下可以同时运行许多不同的程序

第四个发展阶段:1970-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特点:体积小,运算速度快,系统稳定性高,发热量小,维护方便。

拓展知识

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

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来自作者[扬晓曼]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1805.html

(11)
扬晓曼的头像扬晓曼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扬晓曼的头像
    扬晓曼 2025年10月04日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扬晓曼”

  • 扬晓曼
    扬晓曼 2025年10月04日

    本文概览: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五代: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1958年)以电子管作为逻辑部件,被称为电子管时代;第二代电子计算机(1959-1964年)采用晶体管作为计算机逻辑部件...

  • 扬晓曼
    用户100408 2025年10月04日

    文章不错《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华瑞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