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要承认的是,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特斯拉是一个强者。这里所讲的“强”,不仅指在质疑声中依然保持订单源源不断的能力,更指ta对于电动车乃至整个汽车界的教化意义。
定义汽车领域软硬件全栈自研,实现行业首例整车交易全链路闭环,包括三电系统、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续航里程等等当下造车新势力正在探索和努力研发的技术,皆是特斯拉变革的产物。高科技光环和前所未有的用车感受加持下,特斯拉成为汽车领域独树一帜的存在。所以当Model 3官降之后的起售价来到22.99万时,热衷于新鲜事物的先锋人群很难不动心。带着民众对特斯拉好奇与向往,我们今天拿到Model 3试驾车,真实体验一番。
可以说,在设计层面上,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电动车都是在参照特斯拉的路径前进。封闭式格栅、圆润的车身轮廓、包括灯组和尾翼等从头到尾的造型都不走寻常路,行驶在路上,高辨识度是任何一款新能源车都无法媲美的。
肌肉腰线、紧促的前后悬和车顶的溜背线条让车身侧面视觉上相当紧凑,据说这种设计是为了降低空气阻力,塑料轮毂罩很有极客风潮。虽然审美因人而异,但个性造型绝对能让人印象深刻。
四门无框车门带来的轻奢感比同价位或更高级别豪华车型更强一些。
Model 3的革新理念甚至延伸到了车门开启方式上,有别于传统钥匙,你需要持“黑卡”钥匙靠近驾驶侧B柱才能解锁车辆,主打的就是“仪式感”。
座舱设计上同样全方位顺应极简主义,传统挡把、仪表盘、物理按键全部消失,目之所及比较明显的只有一个小巧的方向盘和一块15英寸的中控大屏,中控台线条平直,空调出风口采用了隐藏式设计。全玻璃设定的全景天窗尺寸巨大,门板处的Alcantara和木纹饰板是格调的体现。
似乎一切都过于简约,但逻辑上确实完全合理。几乎所有车控功能都可通过中控屏实现,比如取代仪表盘,用更清晰的数字显示车速,比如中控屏放开权限后,方向盘按钮可控制后视镜和车窗控制等等。
怀挡设计和按钮开门的方式也是足够特立独行。虽然驾驶者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但颠覆性的体验确实很有吸引力。
功能配置方面,前排电动座椅、全车座椅加热、双区空调等功能提升乘坐舒适性,驾驶辅助方面配备基础版的AutoPilot系统,能可实现ACC+主动车道保持+打灯自动切换车道的L2级自动驾驶,并可选装L3级别配置。
实际驾驶过程中,因为坐姿偏高、挡风玻璃视野开阔,车头低矮,所以坐在前排明显有一种“开敞感”。此次体验的车款为指导价22.99万元的Model 3 2022款后轮驱动版,配备了永磁同步后置单电机,最大马力264PS,最大扭矩340N·m,官方数据百公里加速6.1秒,提速能力可以匹配上用户的预期水平,丝滑且迅速的加速表现会征服不少年轻买家。
续航方面,作为Model 3车系的入门版本,拥有CLTC纯电续航里程556km,支持1小时快充,基本能够满足日常代步或短途出行,得益于相对完备的充电桩基础装置,补能也比较便利。
写在最后
时至今日,Model 3的用户已经不仅是初期的极客形象,更多主流消费人群也加入进来,尤其在官降之后,同价位的新能源和燃油车都受到冲击。而关于未来,根据特斯拉2023年投资者日活动公布的信息——特斯拉的目标是继续减少车身零部件数量、将组装成本降低50%,平均每45秒生产一辆汽车,计划2030年年产量达到2000万辆左右。每一组数据,放在整个汽车界都是炸裂的存在。
当然,纯电动车领域并非一家独大,一些自主品牌正与之展开正面竞争,不过想在核心领域赶超特斯拉并非易事。就像市面上手机品牌有很多,但最有能力与苹果抗衡的只有华为,不是吗?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谈车帮,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智商说 | 特斯拉Model 3智能座舱测评:另辟蹊径的智能化标杆
太平洋汽车网特斯拉model3标配自动泊车,当车辆驶过停车位时,如果屏幕上出现P图标,表明车辆进行了有效识别,这时把车辆挂入倒档,脚踩住刹车,点击弹出的“开始泊车”蓝色按钮就可以进行自动泊车了。
持斯拉免费试用一个月的增强辅助驾驶里包含自动泊车功能,这项功能对于女车主以及新手司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福音。
双手就可以离开方向盘,脚也要松开刹车,自动泊车就开始了。
但如果倒车过程中有人路过,或者是倒车雷达探测到有车,自动泊车会自动停止,提示驾驶员接管。同时如果车辆挂入倒挡、脚踩刹车没有弹出“开始泊车”的按钮,则说明特斯拉识别不了附近的停车位或者无法完成此项操作,这时候就只能是停车了。
特斯拉自动泊车总结。
1、主要适用于侧方停车。
2、对新手确实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停车位要比较大。简单说就是老司机停不进去的车位,它也停不进去,老司机花点功夫能停进去的车位,它也不一定能停进去。
4、驶过停车位的时候,车速一定要慢,速度不能超过25公里/小时,不然它可能监测不到空车位。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自从诞生,特斯拉Model?3这个自带流量的产品便快速席卷了全球市场。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如今的特斯拉早已成为投资人们的香饽饽,但如果仅仅把特斯拉看做车企,它的确还有着很多的“不成熟”,无论是粗糙的做工,还是CEO马斯克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对中国消费者不负责的“营销”言论。特斯拉跑的越快,身后的遗留问题就越多。这也是笔者在本次拿车之前,一直不太看好它的地方。
不过,经过几日与Model?3的亲密接触,我似乎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么多消费者在特斯拉品牌风评不佳的状况下,依然蜂拥而至的选择了这款不算便宜的纯电动车。除去优秀的操控和出色的NVH表现,特斯拉在智能化的表现,或许是最吸引消费者购买的亮点之一。
从互联网汽车诞生,至如今的智能座舱概念,市场上的智能化产品早已数不胜数。不过身为最早投身行业的车企之一,特斯拉在智能化的展现上可谓另辟蹊径,但从实际体验来讲,Model?3的表现,的确称得上是标杆。
1.0?基本配置
1.1?基本硬件
车机网联系统全系标配,中控系统则基于Linux打造,试驾车已经更新为最新系统版本V10.2。语音系统则为科大讯飞提供。
如果硬件显示部分有需要改进的点,我想一个抬头显示屏应该能解决上述的问题,而且也更有助于增加行驶安全性,毕竟谁都不能开着车没事去瞟上一眼中控屏。事实上,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特斯拉对于其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自信。
不过特斯拉是没有针对这部分进行太多利用,按照官方说法,特斯拉希望将中控部分留给消费者自由发挥。
1.2?OTA升级能力:
当然,这种升级会受到诸如芯片、电池包等硬件本身的限制,不过特斯拉的OTA能力依旧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与强大的能力相对应,大型升级包有时会伴随收费项目,这或许和其他品牌一贯主张的OTA终身免费有些差异。而在升级频次方面,Model?3同样保持着每月几乎都有更新的快速迭代能力。
1.3?高级辅助驾驶
都说没有AutoPilot的特斯拉没有灵魂,如果放在两年前,这话还有点道理,不过随着如今越来越多车企宣称步入自动驾驶L3时代,AutoPilot高级版的L2.5级自动驾驶辅助也没有过去看起来那么神乎其神了。但不得不说,特斯拉对于自动驾驶的细节理解以及技术能力,依然是当下市场中的风向标。
从实际体验来讲,相比过往我们体验的其他车型,Model?3的加减速十分线性,并不会出现大脚刹车的状况。低速跟随时,Model?3也可以保证车辆停留3分钟以上不失效,同时跟停启动速度也十分迅速。
此外,本次试驾车还配备了价值5.6万元的“完全自动驾驶能力”选装包,从而能够实现所谓2.5级的自动辅助驾驶功能,也就是销售口中常说的增强版AutoPilot。该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泊车、高速自动变道、自动辅助导航驾驶以及识别交通信号并作出反应等功能。高速自动驾驶功能需要在地图识别到的高速路段才能开启,该功能可以通过车机根据导航提示,或是驾驶员主动打转向灯,来实现车辆判断路况后的高速变道。增强版AutoPilot需要依附强大的传感器识别分析能力,由近期测试来看,特斯拉的确是在变道逻辑性上做的最为出众的。而且,在匝道行驶时,特斯拉的车道保持依然能够在60km/h左右的速度下,识别较大曲率的弯道并工作。
Model?3的自动泊车主要依靠超声波雷达检测车位,也就意味着Model?3主要通过识别障碍物来实现车位检测,所以有时在较为拥堵的路段,屏幕上也会显示出“P”可泊车状态。无法识别车道线意味着特斯拉在不少状况下无法实现准确泊车入位,同时,其泊车速度和流畅性,也难以在市场中排在前列。
2.0?人车交互体验
2.1?语音识别
特斯拉对于语音识别控制的重视程度并不太高,按照工作人员的说法,特斯拉虽然采用了科大讯飞作为语音供应商,但其功能性却并不丰富,仅支持简单的导航、媒体等应用控制。甚至连升降窗操作都没有开放,就更别提自然语言和深度学习能力了。而特斯拉给出的理由为开车时使用语音也许不太安全,他们更相信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下的触控操作更安全。尽管语音功能不常用,但仅从安全性角度来讲,也许未来特斯拉有必要更正一下这种看法。
实际测试后,特斯拉的语音识别准确率较高,但识别速度较慢,也没有语音唤醒功能。
2.2?屏幕交互体验
右侧区域的显示优先级也非常高,只有在游戏、视频或是展开倒车影像时,屏幕才会被全部铺满。
操控方面,Model?3支持触屏、语音和方向盘按键三种控制方法,系统与触控流畅度均十分顺畅。
Model?3几乎没有情感化体验的互动,就如同我们在前面讲到的特斯拉并不注重拓展性功能,冷冰冰的超未来科技感,就是特斯拉追求的极致智能化思路。
在车内氛围方面,特斯拉也没有刻意营造环境气氛,大量的车内空间均留给消费者自身来自由创意。
核心功能:
特斯拉还专属定制了一键显示附近所有特斯拉超充站。不过Model?3上的导航在岔路口并不能放大显示路口指向,在复杂的道路环境下可能会让人有些迷茫。同时,笔者偶尔会遇到设置目的地后仅提供一条可选路线的状况,想要切换到其他路线,则需要通过强行走错道路让导航重新规划路线才可实现。
总而言之,笔者对Model?3在多媒体软件部分的使用感受,更像是在用一款pad软件,这种体验算是比较新奇的,同时也是非常友好的。另一方面,Model?3的强大NVH能力和音响效果,显然能够为其多媒体表现加分。
尽管Model?3的车机在操作模式上十分类似于pad,不过特斯拉并没有为其增加手机互联功能,本就不支持应用拓展的状况下,少了手机支持,日积月累下,消费者或许会感到在车内有些无聊。
3.0?服务生态
3.1?车上车下服务
特斯拉的手机APP支持查看充电状况,控制车辆空调、门窗的开闭锁状态等功能。但特斯拉的拓展性并不算强,Model?3几乎没有给自家车机增加太多应用,同时也不支持第三方平台的应用和下载。
此外,尽管特斯拉的400电话接线率非常高,服务热情也算不错,但解决问题的速度却并不理想,这也造成了许多消费者始终非常尴尬的一点。
3.2?用户使用成本
特斯拉的免费流量仅支持OTA和基础导航等功能,而实时路况、卫星导航、在线看视频、听音乐、上网等功能,全部都要支付每月70元的蜂窝数据网络流量费用。当然,既然买了Model?3,大部分消费者也都不会在这部分费用上吝啬,毕竟买了特斯拉图的不就是个对未来的新鲜感嘛。
其实相较国内新势力车企喜欢将拓展流量和服务费放在一起计算,特斯拉这个一年不到一千元的流量费,倒是算得上中规中矩。
4.0?创新特色
4.1?体验创新
这里笔者用了屏幕而非车机,实话是说,对于智能座舱的测评,我们往往将视野局限在了车企所定义的车机概念当中,理所应当的认为它应当具备高智能的语音等功能,却忽略了最为关键的体验部分。
Model?3对于未来科技的理念,让其真正将车机和这些功能融入在一起。创新式地加入网页搜索功能,令Model?3实现了如同手机般的体验,而特斯拉的定制游戏,也做到了高度的可玩性和车机互动性。
4.2?服务创新
服务端一直以来都是特斯拉的弱势之处,奉行“不打扰就是最好的服务”,是特斯拉对自身产品充分自信的体现。然而,包括Model?X、Model?S在内的特斯拉产品在后续服务端的口碑,着实让不少消费者哭诉无门。
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连家用充电桩都要收费的车企,想指望其在服务等方面有突破,或许只能等到企业高管们有战略上的转变才有希望了。自2018年超充站实现免费后,特斯拉对于服务方面的革新便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与蔚来等车企不同,拥有15年以上的技术沉淀,特斯拉在产品端的实力毋庸置疑,尽管强烈的美式思维,让为跑量而存在的Model?3也背上了做工粗糙的骂名,但相信无论任何人,只要试驾过这款车,都会为其精湛的操控与超前的智能化展现而折服。此外,特斯拉对于车机系统的理解,已经逐渐与国内对智能座舱定义的概念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极简科技和对车内应用的实用化思维,令其塑造出全新的标杆形象。从如今的销量结果上来看,Model?3对科技感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不过,Model?3和特斯拉的未来规划上,我们还没有看到对于最新网联科技,如5G等技术的应用,特斯拉也没有明确对智能化的大幅迭代方面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面对越来越多竞争对手在实际体验上逼近的状况,特斯拉未来还能够掏出什么创新的智能化成果保持领跑状态,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本文来自作者[笑晴]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15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笑晴”
本文概览:必须要承认的是,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特斯拉是一个强者。这里所讲的“强”,不仅指在质疑声中依然保持订单源源不断的能力,更指ta对于电动车乃至整个汽车界的教化意义。定义汽车领域软硬件...
文章不错《体验Model 3:颠覆性用车感受 22.99万起真香》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