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科普,实际上就是要通过普及、传播和教育,使公众和青少年了解与应急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相关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突发问题、参与公共危机事件决策的能力,实现其在紧急状态下沉着冷静、科学应对的目标与其他科普相比,应急科普更看重体验。应急科普掌握的是一种技巧,技巧的学习是在实际行动中才能熟练掌握的。当危险发生的时候,如果没有亲身体验过,这些技巧可能就无法正确发挥出来。 应急科普中体验的实质是‘模拟情景式’学习。
应急安全科普教育的VR内容都有哪些?
减轻人为灾害的对策 历史地震的惨痛教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在遭遇未来地震袭击时,怎样才能有效地减轻人为灾害,在地震时恐怖的一瞬间,真正做到临震不乱,随机应变,审时度势,保命求生。 (1)、单位减灾对策 单位及社会团体,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抗震能力的提高,对减轻地震灾害至关重要。 1、单位都要把抗震工作作为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 2、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地震、抗震科普知识,提高广大职工的抗震意识和震时的应急应变能力。 3、组织抗震防灾演习和专业队伍的培训教育,提高技术素质和快速反应能力; 4、学校、幼儿园、俱乐部和农贸市场等人流集中的公共场所都要编制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防灾措施; 5、重要部位和岗位,要有严明的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震时严禁逃岗或因错误操作造成不应有的灾害。 6、在短临预报发布后,对群众搭建的防震棚的防火安全等问题要作出明确规定,认真搞好宣传,及时组织检查,防患予未然。 (二)家庭应急对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落实家庭应急对策,对抗震防灾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家庭成员都要全面了解震前准备、临震应急、震时自救、震末抢险和震后救灾等各个时段的具体要求; 2、每个家庭成员都要了解住所周围的环境条件及避震的场地、路线和有关规定; 3、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熟悉水电闸、阀的位置及煤气炉灶的应急关闭操作要求; 4、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懂得抢险救灾的基本知识,学会简易的急救方法; 5、临震前要清理家中易爆、易燃物品,容易塌落的高架物品及阳台的花盆、砖块等危险物品; 6、在短临预报发布后或出现大量宏观前兆异常震情十分紧张时,应建立家庭抗震防灾应急箱(包),准备必要的熟食、饮水、手电、蜡烛、常用药品、小型收音机等,以备震后作用。 (三)个人自救对策 在地震发生时的短暂瞬间,人们应变行为的正确与否,是减少人为灾害的关键。 1、居住平房的人员,如果屋外有空旷野地,地震时可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以最快的速度外出避震或就地隐蔽在室内较安全的地方; 2、居住楼房的人员,地震时千万不要惊慌跳楼或外逃,应立即躲避在家俱、床、桌子或灶房、厕所和空间较小的房间,主震后立即撤离; 3、如果地震发生在夜间,不要因寻找衣物或穿衣耽误时间,要争分夺秒立即向安全地带转移或就近隐蔽; 4、地震时,凡逃出屋外的人员,不要在狭窄的小胡同或高大建筑物、高压线附近逗留; 5、在岗人员,地震时要沉着冷静,坚决果断,立即切断电源,关闭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的闸阀,停止油气输送,然后再就近避震; 6、主震后,不要立即进入房内,防止强余震的袭击,以免造成伤亡。
基本上关于安全的内容都会有,中天科普就是做安全科普教育的,他们各种场景的火灾逃生、火灾隐患排查、地震、醉驾、酒驾、模拟驾驶、工地煤矿的生产安全、人防安全等都可以体验到,种类还是很丰富的。
本文来自作者[文山]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626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文山”
本文概览:应急科普,实际上就是要通过普及、传播和教育,使公众和青少年了解与应急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相关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突发问题、参...
文章不错《应急科普的含义》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