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期间大量人员跨地区密集流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但是不少地方出现了对返乡人员“一刀切”拒之门外、对防疫措施“层层加码”的“硬核”抗疫,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除了防疫措施过当,一些基层干部语言粗暴,也引发舆论哗然。比如,某县县长宣称,对中高风险地区“恶意返乡”的人员,要“先隔离再拘留”。还有一些村干部通过大喇叭“土味”喊话,劝导人们少串门聚集,话糙理不糙,但是也在无形之中伤害了很多人的感情。
这些做法与中央政府的精神背道而驰。在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强调:“春节临近,人员开始返乡,对于来自不同风险区域的返乡群众,各地要分类、分区精准落实防控措施,防止政策执行简单化、一刀切,防止层层加码。”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在谈到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时也指出,“在具体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做到精细有‘温度’,防止简单粗暴的方式。
应该说这些基层干部的出发点是好的,其良苦用心和煞费苦心也可以理解,但在做事方式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的出现,凸显了地方防疫的政策困境。
防疫政策上的模糊、冲突和多变,有违政策一视同仁的基本原则,也难以令人心服口服,形成了令人费解和无所适从的“政策迷宫”。
一方面,疫情防控政策的名与实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网上查询的和实际执行的往往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策,上级规定的和基层执行的也存在明显差别。比如,省市政府白纸黑字的明文规定,到了县乡村具体执行的政策措施却五花八门,使返乡人员进退两难。
另一方面,目的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朝令夕改,对风险等级、人群类别、隔离要求等的判定标准不同、解释不一,使返乡人员陷入左右为难的政策迷宫。以郑州市为例,各个区的防疫政策不尽相同,同样一个返乡人员,可能因为返回的市辖区不同,就会面临完全不同的防疫要求。
与此同时,上下级之间防疫政策的解读不同,也使形式主义的防疫现象卷土重来。比如,一些返乡人员回家团圆多日,却又被社区工作人员要求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这种美其名曰的政策执行,却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要求的形式主义,也和真正的防疫目的渐行渐远。
疫情防控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谁出问题谁负责。在这种高压问责之下,各地政府的理性选择就是严防死守,避免疫情发生在本地。因此,我们在苛责基层政府不作为或乱作为的同时,可能也要推动上级政府部门有所作为。
首先,我们需要少一些冠冕堂皇的因地制宜,多一些实事求是的一视同仁。目前的“一刀切”政策,意味着只要是返乡流动人员,就要毫无例外都进行严格管控。但是,防疫政策真正需要的是另一种“一刀切”,即根据各种实际情况明确透明地做出判断的政策。比如,中央政府可以明确不同风险等级的地方防疫政策上限和范围,各地可以在此基础上执行或放松,但是却不能随意加码或变相加码。
这意味着关于风险等级、出行轨迹、核酸检测等每个方面的规定及其解读应该是全国统一的,而不应留给各地太多的解释空间。比如,返乡人员出发地的风险等级不应扩大化规定,而应按照其所属的某个层级的辖区范围(如街乡镇、区县或地级市)来加以规定,并能够在全国各地得到普遍认可。
再如,行程码上标记星号的,不应“一刀切”地视为中高风险,而应明确以健康码为主要依据。行程码往往直接对北京、上海等直辖市全市标记星号,给很多人的出行带来不便。考虑到行政级别和辖区范围,工信部等部门可以考虑以更小范围的区县或街道进行标记,方便流入地政府核验有据。
与其让各地政府“一刀切”,中央政府更应该“一刀切”。这样一种“一刀切”,就像一个“政策计算器”一样,可以根据输入的参数自动输出需要执行的政策。在给定地区风险等级、出行轨迹、核酸检测等主要因素的组合,每个人都可以明确需要遵循什么样的防疫政策。这样一来,防疫政策的可预期性和透明度就会明显增强,因为政策模糊和冲突而带来的纠纷、矛盾和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与此同时,目前对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缺少必要的合法性审查,也没有明确和严格执行防疫政策的最终解释权。一些地区违反政策规定,并没有切实追究地方政府的责任,反倒是要求群众企业予以配合。长此以往,违规无罪,守规有责,那么遵守规则的人就会越来越少,规则的合法性也会丧失殆尽。
要建立对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的合法性审查机制,对于同中央精神、国务院政策和上级要求相违背的政策措施要责令限期整改,确有必要的也要提供合理确凿的解释。与此同时,群众企业也应有权利和渠道进行监督和向上反映,通过政策反馈来推动政策纠偏和优化。
经过了整整两年的疫情防控,我们对新冠肺炎的理解越来越深入,防疫政策也应更加追求理性、科学和循证。我们期待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和明确的“一刀切”,而不是层层加码和乱作为的“一刀切”。抛弃人们所唾弃的政策“一刀切”,追求我们所期待的“一刀切”政策,或许是防疫政策走出困境的道路选择。
最后想说的是,疫情防控也反映了各地的包容性和开放程度,以及对疫情防控态势的能力和信心。把返乡的亲人当作敌人来围追堵截,不是热脸相迎,而是冷脸相对,这样的防疫态度显然是要不得的。防疫过当会伤了返乡人员的故乡情,也不利于未来吸引人们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反过来说,如果能够真正以人为本地科学防疫,欢迎和善待返乡人员,那么则会借助疫情防控而赢得民心和获得赞誉,不啻于为自己打造了一块招才纳士和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在东北有些地区,其实已经爆发了疫情。那些人员他们在家里面必须要去进行隔离,防止出现疫情传染的情况。对于这些地方的人员来说,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且现在是过春节期间,有可能大量的人群流动也会造成一定的问题发生。为了防止那些人员随处的走动,于是很多的地方都开始去运行防控。工作人员也会对那些人员去进行管控,防止他们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
但是在大连有一位女子,她却十分的嚣张。当时防疫的工作人员让她配合相关的事情况的时候,她却最不配合,而且还还打电话直接的去找领导。不知道她找的是什么领导,但不管怎么样,任何的人都不能够不配合防疫的工作。这样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麻烦,这名女子她不能够因为自己是很特殊的原因,就做出了这样的事情,不然有可能会让这个领导的官职也出现了丢掉了情况。
这件事情在网络上曝光之后,人们都觉得这名女子所做的行为是有一点无语的。因为这样的情况就直接的打电话去找领导,难道这样就可以让自己不配合工作了吗?这样的人是没有素质的,而且她也十分的不爱国。这种直接打电话给领导的情况,真的是让人们觉得十分的无语。当这一段视频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之后,这名女子就直接地向志愿者去进行道歉。
志愿者并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她因为自己的原因就直接的去打电话,不配合工作,任何的人员都不能够去理解她的。这名工作人员他在给这个女子去进行登记的时候,这个女子她不去登记,因此也被直接的拒绝入内。虽然她找了社区的相关人员,但是仍然她去进行登记,不然的话就会导致一定的问题发生,可见这名志愿者他本人是多么负责任的了。即使自己找到领导也不害怕,必须要求人员直接的登记身份证号码才能够保证不出意外发生。
可能是这名人员她再去登记的时候,实在是有一点太累了,所以她就直接去拒绝工作人员,才导致了这种情况发生,让这件事情变得十分的难堪。因为在视频中是有一种断章取义的感觉,所以在看完之后也会觉得这名女子所做的事情十分的无语。但是不得不说这名人员,她所做的这样的事情是不对的,每一个人都应该配合防疫的工作,不应该因为自己有什么背景就直接拒不配合。这样也会给社会带来最大的麻烦,也希望大家不要去再威胁当事人了。这样也会对她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毕竟她本人也是道歉了的,如果一再的去辱骂她的话,也会让她遭受到网络暴力。
本文来自作者[雪爪鸿泥]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527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雪爪鸿泥”
本文概览:春运期间大量人员跨地区密集流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但是不少地方出现了对返乡人员“一刀切”拒之门外、对防疫措施“层层加码”的“硬核”抗疫,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除了防疫措施...
文章不错《什么是疫情一刀切政策》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