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
2.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3.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4.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
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6.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7.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8.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反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
9.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太白楼
10.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复习必备 | 海量免费学习视频资源尽在“学而思轻课APP”>>>点击了解]
11.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老残游记(刘鄂)孽海花(曾朴)
12.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3.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14.古代四美:音乐珍味文章言谈//良晨美景赏心乐事
15.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曾补之张来
16.四史:史记汉书君汉书三国志
17.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长沙岳麓衡阳石鼓
18.商丘应天府
19.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
20.宋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大成尤袤
21.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士-进士
22.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
23.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
24.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昭
25.三书指:魏书蜀书吴书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26.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吴都赋(南京)魏都赋(邺)
27.南朝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
28.三瘦词人指:李清照三个名句是:
29.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0.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31.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2.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3.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诗作书法
34.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35.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杨朔秦牧
36.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7.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指:老葛朗台夏洛克泼留希金
38.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饥荒》
39.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金陵北京-顺天
40.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上去入现代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41.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42.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文章来源于网络
古代陶瓷小常识
1.例如年号,追赠之类的文言常识
1、索隆是几刀流的高手 a、一刀流 b、二刀流 c、三刀流 d、六刀流 2、路飞是什么人 a、橡胶人 b、火焰人 c、香蕉人 d、弹簧人 3、路飞第一次被选赏时的金额是多少 a、1000万 b、2000万 c、3000万 d、5000万 4、路飞的爷爷的官职是什么级别 a、大将 b、上将 c、中将 d、少将 5、海军大将没有下面的 a、青稚 b、赤犬 c、黄猿 d、疯狗 6、op是哪两个单词的缩写 a、one piece b、one piecer c、one piiece d、one pieces 7、恶魔果实的缺点是什么 a、无法吃海产品 b、无法游泳 c、无法喝海水 d、无法上船 8、本部漫画的作者是 a、尾田荣一郎 b、尾田荣二郎 c、尾田荣三郎 d、尾田荣四郎 9、山治的梦想是找到传说中的 a、zero blues b、family blue c、all blue d、all blues 10、东尼·乔巴是 a、蓝鼻子的驯鹿 b、红鼻子的驯鹿 c、黄鼻子的驯鹿 d、卷鼻子的驯鹿 11、海贼王中四海中最弱的是 a、北海 b、西海 c、南海 d、东海 12、路飞是在与谁的战斗中与索隆成为了同伴 a、小丑巴其 b、鳄鱼 c、摩根大佐 d、洛克船长 13、路飞对恶魔果实的口感评价是 a、很好吃 b、没有任何味道 c、很辣 d、很难吃 14、海军中的白猎人是 a、堤娜 b、斯摩格 c、霍波迪 d、达丝其 15、巴洛克工作社的社长的搭档是 a、ms. all sunday b、mr. 0 c、ms. valentine d、ms. double finger 16、巴洛克工作社中的ms. friday是 a、水獭 b、地鼠 c、秃鹰 d、驯鹿 17、恶魔果实的市值是 a、5000万 b、9000万 c、两亿 d、一亿 18、黑胡子海贼团的成员一共有几名 a、6 b、5 c、4 d、3 19、火拳艾斯是白胡子海贼团的第几队队长 a、第一队 b、第二队 c、第三队 d、第四队 20、艾斯比路飞大几岁 a、一岁 b、两岁 c、三岁 d、四岁 21、海军总部大参谋是 a、鹤 b、雀 c、凤 d、鹰 22、gp9的六式是没有下面的 a、剃 b、纸绘 c、月步 d、凝 23、下面里谁是已知的四皇 a、蓝眼 b、黄鳍 c、红发 d、鹰眼 24、索隆最早的配刀是 a、雪走 b、和道一文字 c、三代鬼彻 d、菊一文字 25、妮歌·罗宾在8岁的时候击沉几艘海军舰艇 a、6 b、7 c、8 d、9 26,七武海中没有谁 a、唐吉诃德·杜夫拉 b、鹰眼,密佛格 c、白胡子 d、波雅。
汉库克 27、恶魔果实是哪来的 a、天上 b、海里 c、草丛 d、鱼肚子里 28.罗杰怎么死的 a、自杀 b、淹死 c、战死 d、自首被海军杀 29、白胡子吃的什么果实 a、震震果实 b、融融果实 c、泡沫果实 d、黑暗果实 30.谁不是草帽贼团的战斗员 a、路飞 b、娜美 c、香吉士 d、索隆 答案: 1.c 2.a 3.c 4.c 5.d 6.a 7.b 8.a 9.d 10.a 11.d 12.c 13.d 14.b 15.a 16.c 17.d 18.b 19.b 20.c 21.a 22.d 23.c 24.b 25.c 26.c 27.b 28.d 29.a 30.b 拜托楼主一定要采纳!!~~谢谢啦。
2.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B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于开皇元年( 581 )恢复了尚书省 ,并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唐沿隋制,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不久复旧称。
尚书省都堂居中,左右分司,都堂之东有吏部、户部、礼部三行,每行四司,以左司统之;都堂之西有兵部、刑部、工部三行,每行四司,以右司统之。
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而尚书省事无不总,是全国行政的总汇机构,长官称尚书令。
C错的。中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即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年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法。
例子:赵文王十六年属于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淳化二年属于年号纪年法。甲午年属于干支纪年法
3.谁能回答一下这些文学常识1、古人用天干地支纪年,其中,天干共有
1、古人用天干地支纪年,其中,天干共有十个,分别是(甲 )、(乙 )、(丙 )、(丁 )、(戊 )、(己 )、( 庚)、(辛 )、(壬 )、(癸 ),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 )、(丑 )、(寅 )、( 卯)、(辰 )、(午 )、(未 )、( 申)、(酉 )、(戌 )、(亥 )。
2、瓷都景德镇是以(宋 )朝年号“景德”命名的,景泰蓝工艺是以(明 )朝年号“景泰”命名的,宣德炉是以( 明)朝年号“宣德”命名的。3、中国第一本字典是《说文解字 》。
4、传世的中国古钱币中,( 汉)朝和(北宋 )朝的最多。 5、“五音”指(宫 )、( 商)、(角 )、(徵)、(羽)五个音阶,而“八音”则指金、石、(土)、(革 )、(丝 )、(木 )、( 匏)、( 竹)八种制造乐器的材料。
6、“秦淮八艳”包括( 李香君)、(董小宛 )、(柳如是 )、( 顾横波)、( 马湘兰)、( 陈圆圆 )、(寇白门 )、(卞玉京 )。 7、南宋的《洗冤集录 》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著作,并在其诞生两百年后传到西方,促成了西方法医学的诞生。
其作者(宋慈 ),中央一台曾热8、播的《大宋提刑官》就是根据他的事迹改编的。9、古琴有(七 )根琴弦,(十三 )个琴徽。
10、金庸小说中有许多“武功”的名字实际上是来自于古代典籍,比如:“亢龙有悔”出自《周易·乾 》,“凌波微步”出自曹植 《洛神赋》11、四大名砚指的是(端 )砚、(歙 )砚、(洮河砚 )砚和澄泥砚。 12、石头城是(南京 )的古称。
13、五岳中的中岳是( 嵩山)。14、安徽滁县(醉翁)亭、北京先农坛(陶然 )亭、湖南长沙( 爱晚)亭和浙江杭州(湖心 )亭被称为中国“四大名亭”。
15、我国古代三十六计中的最后一计是(走为上 )计。16、“闻鸡起舞”这一典故的主角是古代名将(祖逖 )和(刘琨) 17、史书《资治通鉴》是属于( 编年)体的史书。
18、(玄武门 )之变是李世民发动的夺权事变,(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夺权事变,(夺门 )之变是明英宗朱祁镇发动的夺权事变。 19、毛笔的发明者据传是秦朝大将(蒙恬 ),风筝的发明者据传是汉朝大将(韩信 )。
20、古代钱的单位“贯”是(千 )枚。21、我国古代仅有的合葬在一起的两个皇帝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 )。
22、“戊戌六君子”指的是( 谭嗣同)、( 康广仁)、(林旭 )、(杨深秀 )、( 杨锐)、( 刘光第)。23、古代科举考试前三名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 )、(探花 )。
24、我国古代四大书院指的是(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 石鼓书院)和( 应天府书院)。 25、《赵氏孤儿 》是最先被介绍到欧洲的中国戏剧。
26、古代的“狼烟”据说是将(狼粪 )掺入柴草中点燃形成的烟,这样的烟遇风不散。27、玉器在中国古代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古人用璧祭天,用(琮 )祭地。
28、我国确定的历史纪年原本从公元前(841 )开始,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推算将之大大提前,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推算,我国确定的历史纪年从公元前(2070 )年开始。29、清代书法家(刘墉 )被称为“浓墨宰相”,他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但主要是因为关于他的民间故事很多,了解其书法成就的人反而不多。
30、唐宋八大家中,宋朝占了六个,分别是(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 苏轼)、( 苏辙)、( 曾巩)。31、我国明代思想家辈出,其中,“心学”的代表人物是 陆王),“童心说”的提出者是(李贽 ),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是( 顾炎武)的名言。
4.古代文学常识
一、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①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②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员。 ③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④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中国文学之最 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7、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8、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1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1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19、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23、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三、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四、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
5.关于词的文学常识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
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道。
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脂粉气浓烈的祟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
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词起源于民间,但在1900年敦煌石室打开之前,研究中很难见到民间作品。
直到敦煌卷子中的词曲面世,才补救了这方面的缺陷。敦煌词曲数量很大。
其中有温庭筠、李野(唐昭宗)、欧阳炯词共五首,其余为无名氏之作。作者范围广泛,多属下层,写作时间大抵起自武则天末年,迄于五代。
其中最重要的抄卷是《云谣集杂曲子》,收词30首,抄写时间不迟于后梁乾化元年(911),比《花间集》的编定(后蜀广政三年,940),早出近三十年。所用词调,除《内家娇》外,其馀12调,《教坊记·曲名表》均有著录。
其中有慢词,亦有联章体。 敦煌词创作的早期与作者成分来源的民间性,使作品从内容、体制到语言风格,都表现出这些初起的词,初步脱离一般诗歌的大文化系统,开始独立成体的过渡性特征。
朱祖谋跋《云谣集杂曲子》云:“其为词拙朴可喜,洵倚声椎轮大辂。”可以用于对整个敦煌词的评价。
[编辑本段]词的种类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府,乐章,琴趣,诗余,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
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
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
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运用韵较疏。 长一点的词还可以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
词题 前人作词时加于词前的题目。词这种文学体裁初出现时,词调与词题基本上是合一的。
后来,词的内容逐渐与词调脱离,光有词调不足以表明该词的内容,这才另加词题,这大约从宋代开始。如苏东坡的《更漏子》(词调名),外加《送孙巨源》,说明该词为何而作,这后者就是词题。
[编辑本段]词 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
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
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
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
6.关于语文文学常识的
(1)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
“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孩提是指二三岁之间,还在襁褓里的幼儿。
也写成“孩抱”。《孟子·尽心上》中有“孩提之童”。
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口是指十岁以下。《淮南子·汜论训》中有“古之伐国,不杀黄口”。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陶渊明《荣木诗亭》“总角闻道,百首无戍”。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杜甫《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大戴礼记》中有“束发而就大学”。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夹住,表示已经成年。《礼记》中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牡丹亭》中有“忽有一生,年可弱冠,风姿俊妍”。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论语》中有“三十而立”。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论语》“四十而不惑”。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论语》中有“五十而知天命”。
花甲是六十岁。《唐诗纪事》中有“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有珠”。
古稀是七十岁。杜甫有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后人就因这句诗,称七十岁为“古稀之年”。 耄耋指八九十岁。
《聊斋志异》中有“君无大贵,但得耄耋足矣”。 期颐指一百岁。
《聊斋志异》中有“儿福相,君亦期颐,更何求”。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尊敬,而改变原来的称呼,采用一种新的称呼。
避讳的方式很多,比较常见的有改字法、空字缺省法、缺笔法。以同音字、同义字、近音字、近义字来代替应避讳的字,是最常用的方法。
如秦朝为避秦始皇嬴政的讳,该“正月”为“端月”。晋代为避晋景帝司马师的名讳,改“师”为“帅”等等。
帝王的称谓夏代帝王生时称“后”,死后称“帝”。后稷、后羿等的“后”,都是君长的意思。
商代君主生前称“王”,死后称“帝”。在商代,“后”开始成为君主配偶的专称。
周代君主称“王”。从周文王、周武王到周懿王,王号都是自称。
谥法起于周孝王以后。谥号是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有褒贬之意。
即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谥法有固定用字,如经天纬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布义行刚曰景,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
战国中期以后,周王的权力日益削弱,威信已无。各国的诸侯相继称王。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中国。他认为:“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而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遂决定将三皇、五帝的名号合一,自称“皇帝”。从此,皇帝一词就成为封建帝王的称号。
秦王政还废除旧有的谥法,他自称“始皇帝”,子孙继位,为“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这就是秦王政被称为秦始皇的由来。
秦朝灭亡后,谥法制度又被恢复。在古代,对皇帝不能直呼其名,否则就是大不敬,即使对前代帝王亦是如此。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对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真宗、元文宗等。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
1.关于鉴赏古代陶瓷的知识
“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 定窑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民窑。
始建于唐,兴盛于北宋,终于元代,烧造时间近七百余年。窑址分布于河北曲阳县磁涧、燕川以及灵山诸村镇,这里唐代属定州,称为定窑。
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 黑釉、酱釉称为“黑定”、“紫定”,也别具特色,制作精湛,造型典雅。
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 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
钧窑 钧窑分官钧窑、民钧窑。 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
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县(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合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 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
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
因钧瓷釉层厚,在烧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 钧窑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刚”之需,以花盆最为出色。
官窑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
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 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
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 哥窑 哥窑是宋代南方五大名窑之一,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
拒历史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有的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
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 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
小纹片纹理呈金**,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
哥窑瓷胎体有厚有薄,釉色主要有粉青、月白、米黄数种,釉面光泽如肤之微汗,是为上品。 器形以洗、炉、盘、碗为多。
汝窑 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窑址在河南汝州(一说在河南省宝丰清凉寺),因此而得名。
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 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
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等为主。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
2.汉代陶器的常识及收藏
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又如,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又如,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
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
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
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点,是我们鉴别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的可靠的依据。
来源: 爱家收藏
3.怎么样可以简单的判断古代的瓷器
瓷器鉴定要领 瓷器鉴定是一门新的学科,文物考古工作者四十年来做了很多工作,发掘了很多古遗址、古墓葬,出土了大量陶瓷器,尤其是纪年墓出土的瓷器为我们鉴定提供了典型的标本和样板。
陶瓷鉴定本身也是一门科学——器物学。国内一些大学目前教授这方面的课程,为陶瓷鉴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我根据自己四十年研究陶瓷的亲身体会与经验,摸索出从以下五个方面鉴定瓷器,即瓷器的造型、纹饰、胎釉彩、款识、支烧方法。这五方面互为补充,不可偏废,偏重一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鉴定便有误差。
五方面联系起来看,对瓷器的年代、产地的判断,其可*系数就比较大。下面谈谈五个方面的具体问题。
一 造型及纹饰 造型与纹饰二者密不可分,是鉴定瓷器的关键问题,抓住这两方面鉴定的可*系数即可达85%,一般来讲,胎、釉、彩、款识、支烧方法只占很小的比重,但在某个时期有些器物则例外。 (一)魏晋南北朝瓷器的造型、纹饰特征 从墓葬出土情况可以看出,自汉代出现瓷器以来,发展到六朝时期,青瓷逐渐代替了青铜器、漆器。
大陆很多省份的汉墓出土的陪葬品以青铜器、漆器占主要比重,而江南六朝时期的墓葬出土的器物绝大部分是青瓷器。表明青瓷已经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出土的这一时期的瓷器,其造型、纹饰与汉代陶瓷、青铜器有很密切的继承关系。 西晋青釉洗,腹部有一条印纹饰,两面帖铺首衔环,具有明显的汉代特征。
这类青釉洗出土数量很多。青釉三足尊,也饰有印纹饰,下为三个熊足,两面贴奔兽纹,另两面贴铺首,造型、纹饰也具有汉代特征。
槅,汉墓出土有青铜槅、陶槅,器形特点为平底。西晋青釉槅胎体厚重,为拿取方便,底边镂空。
西晋谷仓,上部中心为主罐,周围有四个小罐,是继承东汉五联罐和五管瓶造型而略加变化,上面浮雕佛像、鸟雀、动物,下部为罐。谷仓是墓主生前庄园情况的真实写照,也表示其企望死后能过如生前一样仓满粮食的富有生活。
谷仓在江南地区稍大一点是吴、西晋墓葬中都有出土,有铭文谓之“廪”者,是装稻谷的,北方装谷的叫仓;虎子,汉代多有提梁,西晋保留了这一传统,采用立烧,口向上,臂部触地。东晋虎子也采用这种立烧法。
圆虎子多为正烧。虎身一般刻划飞翅纹。
西晋牛头罐,肩上有两个鼠形系,是这一时期比较少见的。从以上器物可以看出西晋瓷器的器形种类及装饰特征。
造型上多取自汉代铜器、陶器,壶、罐一类器物造型比较矮胖。装饰上也借鉴铜器,多于壶、罐、洗、碗等器物的肩、腹部饰一条带状印纹装饰,间饰铺首衔环、兽纹等。
东晋瓷器种类与西晋相近,造型上的显著变化是器形向瘦高发展,肩部的系多为桥形,故称桥形系。装饰上以光素为主,少量器物的口沿、肩腹部、动物眼睛等部位点以褐色斑点,形成了这一时期器物的装饰特点。
从最具有代表性的鸡头壶(罐)的演变,可以看出各时期瓷器造型与纹饰的特征。西晋鸡头罐,肩有双系,双系间饰鸡头、鸡尾。
西晋早期罐的最大腹径在中间,以后重心上移,最大径在肩部,腹径与罐的高度大体相近,所以给人以矮胖的感觉,肩部有印纹饰,东晋鸡头壶盘口,壶颈较长,桥形系,有的壶口沿饰褐斑,鸡头有颈约一寸左右,鸡尾则演变为壶柄,壶的高度明显大于腹径,故给人以瘦长感觉。除青釉以外,还有黑釉鸡头壶。
黑釉在汉代已经出现,东晋继续烧造,目前发现烧黑釉的仅有浙江的余杭、德清两窑,两窑同时也烧青釉。到南朝时期,鸡头壶壶身更长,柄向上发展,装饰上出现复线莲瓣纹。
莲瓣纹的出现与东汉佛教传入有关。这一时期其它器物如盘、碗、罐等也有饰有莲瓣纹,形成了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
东晋除鸡头壶以外,还有羊头壶,其数量少于鸡头壶,但目前出土数量逐渐增多。香薰,两晋墓出土不少,西晋造型继承汉代特征,球体上镂孔,球体与承盘之间有三足。
东晋改为以支柱连接球体与承盘。 (二)隋、唐、五代瓷器的造型、纹饰特征 隋青釉印花四系壶,高35厘米,盘口、长颈、长圆腹、平底。
肩部四个双条形系,颈、肩、系、腹部作四层印花装饰,印花为扇形花瓣组成的团花和叶纹。这是隋代瓷器的装饰特点。
釉施至腹部,下半截露胎,是隋代青瓷施釉的一般规律。湘阴窑、淮南窑、安阳窑产品多采用印花装饰。
常见的有朵花、草叶、莲瓣、几何纹等,多为独立的花、叶,连续的花纹不多见。 隋青釉高足盘,南北方瓷窑皆大量烧造,是隋代具有代表性的器形。
隋青釉四系罐,施半釉,肩有四个双条形系,系高于罐口,是隋代器物的造型特点。 隋白釉龙柄双联瓶,可谓北方白瓷的代表。
双瓶相联,以龙为柄,龙张口,双双衔住瓶口,造型生动。此瓶胎色较白,质地坚硬,施釉不到底,釉层薄而微微泛黄。
自北朝北齐出现长颈瓶以来,至隋代瓶式更为丰富,以后历代均有烧造,造型各不相同。 唐代青釉黑斑壶,壶身画圆圈纹,系唐代特征。
黑褐斑装饰西晋晚期出现,东晋盛行,唐代沿用,但数量不多。吴越王钱氏墓出土薰炉等两件大器,顶、盖镂空,周身用褐彩绘云头纹,是晚唐时出现的。
浙江青釉壶,短流,平底,双带形柄。青釉玉璧底碗,碗壁45度斜出。
4.历史文物常识
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
陶瓷,则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是有空隙的,而瓷器的密度是很高的,陶有很大的吸水性。
还有一点,瓷有透明度而陶没有。密度可以通过敲击来判断,透明度可以通过视觉来观察。
对瓷器的具体定义,一般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条才能称之为瓷器:1、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的。瓷土的成份主要是高岭土,并含有长石、石英石、莫来石成份;含铁量低。
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性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2、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才具备瓷器的物理性能。
3、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4、瓷器烧成之后,胎体必须坚硬结实,组织致密,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
陶器的英文是:pottery瓷器的英文是:porcelain陶瓷器的英文是:chinaware(注意c字母要小写)陶器和瓷器的制品:ceramics。
5.关于陶瓷的常识问题
陶瓷是用高岭土制作的,制作过程,有好多,泥条盘筑,泥板成型,用拉坯机制作等陶瓷的特点很多,不同的产地有不同的特点,福建德化有中国白的美誉,景德镇陶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四大特点。
你说拟人,这个不是硬要去拟人的,不是为了拟人而拟人,要多了解看看这个网站最早的陶在中国大概用一万年的历史,瓷大概是在汉代,大概是东汉,距今1800年了,而最早的瓷器是青瓷,而青瓷的产生和盛行又和我国的尚“玉”文化精神是离不开的,而尚玉又和我国的内敛含蓄的中庸文化是分不开的。陶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也重要的反映着中国文化。
陶瓷的制作和装饰都反映着中国的诗,词,字,画,雕塑等方面。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的陶瓷又反映着不同时期的历史先人的审美。
陶瓷又和中国的茶文化密不可分。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我过传统的制瓷,从采泥到成器有72道工序。
要说起来太多。你想写一篇好的文章,要多了解,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想才会写出好的文章。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6.传统文化知识了解,陶瓷的历史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
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
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
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7.与瓷器有关的故事.知识.历史事件
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
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
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
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
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这一时期在前代陶器和原始瓷器制作工艺发展,东汉时期北方人民南迁以及厚葬之风的盛行的基础上,以中国东部浙江的上虞为中心的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条成为中国瓷器的发源地。
这件浙江上虞县面官镇出土的东汉时期青釉水波纹四系罐,为我们展示了瓷器烧造工艺发展的初期情况。 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前代。
我国的陶瓷业至今仍兴盛不衰,质高形美,其中比较著名的陶瓷产区有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广东石湾和枫溪、江苏宜兴、河北唐山和邯郸、山东淄博等。 清时期彩瓷的种类很多,从烧造工艺上来区分,除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之外,可以分为釉上彩和釉上釉下混合彩两大类。
釉上彩是先烧成白釉瓷器,在白釉上进行彩绘,再入彩炉低温二次烧成,釉上五彩,粉彩、珐琅彩都是釉上彩。釉上釉下混合彩是先烧成釉下彩 (即在瓷胎上直接绘画图案,罩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主要是青花) ,然后再在适当的部位涂绘釉上彩,入炉低温二次烧成。
青花矾红彩,斗彩、青花五彩都属于釉上釉下混合彩。最终形成青花类;色釉瓷类;彩瓷类三大系列。
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这是举世都公认的。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
商代的白陶以是用瓷土(高岭土)作原料,烧成温度达1000°C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 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度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以明显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C,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
但是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相同。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东汉以来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
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
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C,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
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在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
8.关于陶瓷的常识问题
陶瓷是用高岭土制作的,
制作过程,有好多,泥条盘筑,泥板成型,用拉坯机制作等
陶瓷的特点很多,不同的产地有不同的特点,福建德化有中国白的美誉,景德镇陶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四大特点。
你说拟人,这个不是硬要去拟人的,不是为了拟人而拟人,要多了解看看这个网站
最早的陶在中国大概用一万年的历史,瓷大概是在汉代,大概是东汉,距今1800年了,而最早的瓷器是青瓷,而青瓷的产生和盛行又和我国的尚“玉”文化精神是离不开的,而尚玉又和我国的内敛含蓄的中庸文化是分不开的。陶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也重要的反映着中国文化。陶瓷的制作和装饰都反映着中国的诗,词,字,画,雕塑等方面。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的陶瓷又反映着不同时期的历史先人的审美。陶瓷又和中国的茶文化密不可分。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我过传统的制瓷,从采泥到成器有72道工序。要说起来太多。你想写一篇好的文章,要多了解,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想才会写出好的文章。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本文来自作者[虚檐挂月]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418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虚檐挂月”
本文概览: 1.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 2.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3.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4.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 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
文章不错《文学常识大全(4)_1000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