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文成名后村里人对他态度的转变用一句谚语即可概括:升米恩、斗米仇。这句话朱之文也曾在微博里发过,多余的话他也没说,但了解真相的人都明白,那些人是真的伤透他的心了。
村里人可能想不通,大家都是地里讨生活的农民,他唱几首老歌怎么就能上了电视,一年还能赚30亿。在村里人的想法里,既然你飞上枝头变凤凰了,怎么着也得照顾一下乡里乡亲吧,再说你都能轻松赚30亿了,给村里一家买个小汽车还不是小意思。
其实朱之文成名后并未忘本,马上着手给村里修了一条路,这个时候他连自己家的房子都还没来得及修,村里人起初是感激的,还为他建立了一个功德碑。但是后来随着大家从电视上频繁看到朱之文的身影,觉得修条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真要帮助乡亲该做点“实事”。
很快朱之文就发现功德碑被人打碎了,在某节目上他很无奈的说,我不知道是被谁打碎的。但他讲了在打碎之前发生的那些事情。
村里人问他借钱,起初借得少,后来开口就是20万,朱之文再能挣钱也不能这样给啊。何况很多人都是存着有借不还的心思,据记者实地采访村民时,就有村民直言不讳的说,没想过要还钱,反正朱之文钱多得花不完。这些人跟他借钱比他还大爷,仿佛不借给他就是忘了祖的罪人。
起初朱之文是出于真心想帮助村民解燃眉之急,乡里乡亲的借个几千上万的还能接受,后来他也无法忍受胃口越来越大的借款,开始学会拒绝,这个时候人家就不干了,凭啥你能借给别人就不借给我?挣那么多买个小汽车都不舍得?所以就发生了功德碑被砸的一幕。
在记者询问村民对于朱之文修路的看法时,一位老人说,他这个路修得也不好,才修那么少敢情没从北京修到你家门口啊!
得了,到头来修路、借款的人反而还成了罪人。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升米恩斗米仇!
借几百元时人家感激涕零,不借20万时翻脸成了仇人。你我身边恐怕也不少这样的例子吧。小恩小惠偶尔救急能让人感激一辈子,玩儿大了,习惯了,你突然说不给了,人家就不习惯了,还觉得你亏欠了他。
这个事儿孙俪也曾遭遇过。2002年她资助一名大学生每个月500元生活费,加上他还有另外两对夫妻共同资助的700以及自己做助理的300工资,完全足够他比其他大学生生活得更好,但这个男孩子后来经常以各种理由向孙俪要钱,比如打疫苗啊,母亲生病啊,索取无度。一气之下孙俪停止了捐助。事后该大学生通过记者发长文,表示孙俪看不起自己中断了资助,觉得自己被践踏了尊严。
真要有尊严,就不至于打个疫苗100多块钱还开口向资助人索要。这也是善心结出恶果的教训。
所以我们没法忽略一些人骨子里的劣根性,村里人排挤朱之文就是这种劣根性的充分体现。你不给我们好处,让我们眼睁睁的看着你发财还说你好话?没门!
朱之文被排挤主要因自己太老实,和村里一些人不明事理。
朱之文在未成名之前家里穷的叮当响,打工种地也不出色,还天天穷唱,被村里人看不起,讥讽他朱大嘴"。这是村里人当着央视记者面说的,因为朱之文兄弟仨,排行老三,他嘴又大,大家都不叫他名字,都叫他三大嘴",分明就是对朱之文的歧视。当朱之文一夜成名天下知,财源滚滚,声名鹊起时。朱之文由被全村看不起的下等人一下子成为全村的人上人,心理失衡,由羡慕嫉妒变成恨,就是看不得别人好,自然排挤他。
当朱之文有钱后,给村里修路,建学校,换变压器等捐款157万元时,村里人不但不感恩,反而恩将仇报,变着法儿把朱之文还当老实巴交的三大嘴欺负,有的往他家扔石头,有的找各种借口借钱,朱之文先后借出100多万,有借无还,分明就是坑人家,仇富恨富的氛围己变成这村特有的文化奇葩,到了没有人性味的地步。好象朱之文的钱是偷了他的抢了他的似的,在他们看来,朱之文就应该是过去的三大嘴",只能穷不能富!
这些人贪得无厌,得寸尽尺,没有廉耻。对着新闻媒体公开宣言,朱之文想叫俺说他好也行,每人给买一辆轿子,另外再给一万元。"说这活的还是一群五六十多岁的男人。跟啃老族一副嘴脸!象这种人,你给他买了二十万的车,他还想要二百万的,买了二百万的他还想要飞机,永无满足,对朱之文永远都是不满。
朱之文太老实,太不懂世故。换成八亿农民中的任何一个人,这些人也不敢这样排挤他。我于公于私,给你钱是情份,不给是公道,我的钱我做主,凭什么让你胡咧咧!在村里住得了就住,住不了走人,凭朱之文的经济条件在城市买个房子养老不成问题,何必受这份窝囊气!
大衣哥朱之文终于倒了,事发突然吗?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9月21日,在单县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单县羊肉汤节上,大衣哥朱之文现场演唱《农民老大哥》《火火的情怀》两首歌曲,并现场宣布支持家乡美丽乡村建设捐款140万元!作为农民歌手,朱之文确实没少给家乡办实事儿。
不忘家乡的恩情,为家乡做贡献,本来这是一件好事儿,但是这样的事情却遭到家乡父老乡亲们的一阵阵吐槽,说不如把钱发给村民。
朱之文成名之后,身边发生的种种改变,犹如一部揭露人性丑恶的**,人性丑陋的一面显现的淋漓尽致。
1、人心不足蛇吞象
平心而论,朱之文是一个非常有人情味的农民歌手,成名之后没有忘了自己是从哪里走出来的。名利不分家,成名后的朱之文,不可否认确实让他的收入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朱之文最早开始给村里修路,叫做之文路。
有道是:要致富,先修路。但是,修了路的朱之文并没有得到村民们的感激,村民们要求朱之文给每家买一辆轿车,发一万块钱。有些村民抱怨:路没有修到自己的家门前。成名后的朱之文饱尝人性丑恶的嘴脸,给村里修的路,旁边的功德碑被有些极端的村民毁坏掉。对于贪婪的村民,朱之文哪怕奉献再多,也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
2、好吃懒做寄生虫,心穷的人多可怕
成名后的朱之文,在他身边亲近的人看来,他犹如一大块肥肉,谁都想在他身上刁一块。于是,现实版本的《寄生虫》开始上演了。朱之文儿子朱小伟毕业后懒得读书,曾经正在青岛当学徒,一个月才2000元不到。后来朱之文看儿子不成器,就把他带在身边给自己当助理,也算是多多少少能帮衬一下家里。朱之文的女儿在家啃老。
村民会用尽办法蹲守拍摄朱之文的日常生活,吃饭、洗衣、洗漱、睡觉,种地,无论干什么都逃不过村民的手机,甚至上厕所,都要追赶着拍。小到7岁、大到74岁,纷纷拿起手机对准朱之文。朱之文成了村民们的摇钱树,眼中“大肥肉”。
人穷不可怕,心穷才可怕。
3、扭曲的妒忌心
朱之文成名后,没少给家乡做贡献,修路、修学校、修敬老院,玉树地震捐款,零零散散没少捐钱。村里的村民们更没少找朱之文借钱,但为什么同村人明明享受到了朱之文为大家做的贡献,却鲜有人说他好呢?
就此郭德纲这么评价:
一群穷人中,只要一个人富了,其他人恨不得他重新变穷,总之一句话:以前你跟我一样穷,凭什么你现在比我有钱,这是穷人的劣根,改不了。郭德纲只说了一面,却没有谈到更深刻的一点:这不是穷人的劣根,这是人性的劣根。
杨紫接受采访的时候,自爆自己红了之后,自己身边的朋友对她产生浓厚的嫉妒心,他们恨不得杨紫赶紧没有戏拍,恨不得杨紫飞得没有那么高。穷人堆里如此,明星堆里同样如此。
4、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朱之文没有成名前,他喜欢唱歌,换来的是村民的嗤之以鼻,嘲笑他每天不干正事儿瞎叫唤,但是他毫不介意,仍然欢快的唱歌给大家听。但是,等朱之文红了之后,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们都上门了,今天借一万,明天借两万,其中一个连续借了5次钱,总共十几万。第六次,朱之文实在忍受不了拒绝了,面对采访朱之文回答:我也是人,我也是有感情的。
试问一下有几个人能受得住,成名前各个把自己当成笑话,成名后一个个都来攀亲戚,然后把自己当成摇钱树,一次次借出的钱,一次次换来的是:你有钱,就应该给我钱?以前门可罗雀的朱家,现在成了不收门票的“景区”,朱之文则成了人们围观的“熊猫”。
各种广告恨不得把朱家大院贴满。面对外界的纷扰,朱之文想要的是清净,每天能够简简单单,安安静静的养花、斗鸡,但是这个清净日子,早就成了奢望,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因为一个“钱”字。
不知道提问者是什么心理,什么大衣哥倒了,他不过是发了永远退出 娱乐 圈的微博而已。但是说实在话,大衣哥可是最惨了,出了名后,为村邻做了些好事,但得不到回报,还有性命之忧。
大衣哥上节目说,深夜被村名往家里砸砖头,吓得直冒冷汗。
为什么乡邻乡亲这么恨大衣哥呢?原来大衣哥成名之后,许人都来问他借钱,大衣哥借出去一百多万,没人还,大衣哥很恼火,后来再有人上门借他一律回绝,由此得罪了不少邻里乡亲,所以才被报复。有一次《焦点访谈》节目中,也专门采访了大衣哥同村村民,该村民表示,如果要和村民搞好关系,每家每户必须赠送一辆车和1万现金。
有记者采访村民:他有过不借钱的时候么?村民说一般都借,记者又追问:那钱借了您还了吗?村民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他的钱花不了,谁还会还他。
大衣哥善心不被认可,村民嫌做得不够。
2012年12月,有一个综艺节目希望大衣哥用拍卖大衣的方式救助贫困家庭,最终的大衣以51万多元卖出。被现场气氛感动的大衣哥当场表态,要自掏腰包,再捐10万元。后来,大衣哥为雅安地震捐出50万元。他还出3万元翻修了村里的幼儿园,2万给村里买了健身器材,10万为村里买了两台变压器,30万为村里修了路,6000元为村里打了一口机井,6000元为村里购买储水罐解决自来水问题。
现在的大衣哥,穿得朴素、爱干农活被质疑抄作,西装革履又被指忘本,还被村民骂。何去何从,这成了大衣哥最头痛的问题,所以退出 娱乐 圈,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吧。
本文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茶余饭后谈资,如有侵权及任何问题,请联系我处理,谢谢。
本文来自作者[易青]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361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易青”
本文概览:朱之文成名后村里人对他态度的转变用一句谚语即可概括:升米恩、斗米仇。这句话朱之文也曾在微博里发过,多余的话他也没说,但了解真相的人都明白,那些人是真的伤透他的心了。村里人可能想...
文章不错《“大衣哥”朱之文为什么被村里人排挤?》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