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不磨的意思

“千古不磨”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经受时间考验、历久弥新的东西。以下将逐一介绍这个成语的含义、起源、使用场合以及相关知识。

1.含义

“千古不磨”是一种褒义词汇,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形容那些历经岁月沉淀后仍然能保持其价值和意义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是文化、道德、品格、艺术作品等等。

2.起源

“千古不磨”这个成语的起源并不确定,但是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千峰万壑赴洪涛,二十年风雨同舟。

峰峦如聚变清姿,宝烟峰没翠微橱。谁能书阁下荐致,一笺一笔平生事。”读到“宝烟峰没翠微橱”,则表达了天然形态之美,“俊逸之处,塑像为鸟,人之心意或伟大之事之千古不替之处”。

3.使用场合

“千古不磨”这个成语常用于文化、艺术等领域,表示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经典艺术品在历经时间的洗礼后依然发出光芒。同时,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品质、人格、信仰等方面经过时间的考验依然不变。

4.拓展知识

-在轮船建筑和设计中,有一种类型的螺旋桨被称为“千古不磨的螺旋桨”,因其原理和性能在经历百年发展之后退而不穷。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千羽鹤》,表达了人们对时间的畏惧和对生命的珍惜。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叫做“千古”的酒器,形状类似于鼓,用来盛放美酒,象征着时间的长久和事物的不朽。

综上,"千古不磨"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对具体事物的一种评价,更是源自于人们对经典文化、独特性格等的推崇与尊重。

三思是指思危,思退,思变。

1、思危。

“思危”指的是要思考之前做的事情不对的地方,十分危险的地方;

2、思退。

“思退”指的是知道危险的地方,就要退回到安全的地方等待机会;

3、思变。

“思变”指的是一旦有机会,就要努力抓住这个机会去改变当前的处境。俗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凡事都需要变化。

三思的出处:

三思出自《论语·公冶长》,圣人孔子就说过”三思而后行”,意思告诉我们做事,要先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译文:季文子每件事思考三次才行动。孔子听说这件事,说:“再借鉴以往的经验就可以了。”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对于自我修养、思想反思和道德准则的建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言语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辨,历久弥新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论语》介绍: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先秦至战国时期儒家大师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等经历记录而成。《论语》是典型的先秦文献,于汉代时传世。与其他相比,《论语》不是一本理论性的著作,而是以笔记的形式记载孔子的言行,着重强调一个人的行为和德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论语》共有20篇,包括学、政、友、言、说、颜渊、子罕、哀公、述而、泰伯、雍也、述义、八佾、里仁、公冶长、乡党、先进、颜回、子张、僖公、公山、宪问等章节。其中,学是第一篇,同时也是《论语》的起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被视为儒家思想的基石。

本文来自作者[卜兴娜]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2493.html

(16)
卜兴娜的头像卜兴娜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卜兴娜的头像
    卜兴娜 2025年10月07日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卜兴娜”

  • 卜兴娜
    卜兴娜 2025年10月07日

    本文概览:“千古不磨”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经受时间考验、历久弥新的东西。以下将逐一介绍这个成语的含义、起源、使用场合以及相关知识。1.含义“千古不磨”是一种褒义词汇,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

  • 卜兴娜
    用户100712 2025年10月07日

    文章不错《千古不磨的意思》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华瑞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