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火山爆发往往都是山顶呢?山顶不是地壳最厚的地方吗?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认识误区。
因为火山山顶就是地壳最薄弱的地方,它不走火山顶喷出,难道还要走更厚而牢固的平地岩石下面硬挤出来?或许我举个例子说一下你就会明白:就像人身上长了一个脓疱,鼓得老高,最后里面的脓血从脓疱顶上溃破而出,难道你会想,它怎么不在其他平坦皮肤上破出呢,那里的皮肤不是更薄吗?
我相信你不会这么想,因为你知道炎症和脓血就是长在了脓疱里,当然只有那里能够溃破而出了,好的皮肤溃破出血,那一定是被人砍了一刀或者自己受伤弄破了。
其实之所以很多人有这种认识误区,是没有好好了解火山是怎么回事,不懂火山。其实火山就有点像我们地球身上的脓疱,那里才是地壳的最薄弱处。如果愿意学习,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只要稍有点文化在网上搜一下就知道了,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火山的形成。
因为火山之所以称为火山,就是因为岩浆在地底下找到了地壳的薄弱环节或者裂缝,从地表喷涌而出,岩浆和火山灰冷却堆积,越堆越高才渐渐成为火山的。
很多火山都是数千万年前的白垩纪造山运动中形成,由于地壳板块的移动挤压,形成了许多断裂和隆起,在地底下100公里左右深处的岩浆,就会从这些裂缝中涌出,含有高压气体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渐渐凝固堆积就成为越来越高的火山。
有些火山本来不是山,岩浆在地壳薄弱处喷出后,冷却的岩浆火山灰等杂物的堆积才渐渐成为山的。这些火山经历了千万年的喷发和冷却,有的已经早就死了,成为了死火山;有的还是活的,常常喷发,就叫活火山;还有的不死不活, 历史 上有过记载喷发过,就叫休眠火山。
休眠火山的山顶就是地壳最薄弱处。
现在不断喷发的火山几乎都是活火山。这些火山都已经形成很多万年了,只不过并不是一直都在喷发,而是喷发一段时间就会停止休眠一段时间,在某个时间又会喷发。因此休眠火山看起来好像没动静了,山体长满了植物,远看完全与普通山无异,但到了山顶还是会看到火山口。
这些火山口就像人身上的一个没有完全好透的伤口疤痕,一旦有刺激或剧烈运动,就还有溃破的可能。因为这些外观看起来沧桑堵死了的火山口内部,还保留了完整的火山形态,也就是火山岩浆喷发的通道依然存在,在地壳板块运动和熔岩剧烈涌动下,一旦压力突破了临界点,高压水汽岩浆就还会从这些老“疮疤”中喷涌而出,因此这里依然可视为地壳最薄弱处,岩浆不从这里出来才不正常呢。
这就是火山爆发总是从山顶喷出的道理。
现在全球已知死火山约有2000座,活火山有523座(其中陆地455座,海底68座),休眠火山则不详,大概有上千座。如著名的富士山和长白山天池,最后喷发分别在1707年和1702年,现在已有300多年没动静了,但依然没死,因为它们山体还有一些活动迹象,如天池的山腰孔洞中,就常有高温气体喷出。(见上图、上上图)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岩浆已经突破了平均厚17公里的地壳,还在乎火山那点高度吗?况且这本身就是个先后的问题,火山是由于岩浆喷发形成的,岩浆不断喷发不断冷却逐渐堆起来一座山峰。
地球内部十分炙热,于是地球内部的岩石融化了成为液态的岩浆,外壳是由于温度低岩浆凝固,也就是地壳。岩浆对地球的外观又很强的塑形作用,也就是造陆运动,地球本质上是个岩石行星,构成了庞大的岩石圈,而内部的液态的岩浆和水、大气一样会形成环流,热胀冷缩和引力的作用使得地球内部岩浆从地幔到核心附近不断循环流动,而岩浆是一种密度很大很粘滞的液体,对地壳的冲击和摩擦就很剧烈,于是拖动地壳不断地运动,导致地球的大陆形状和位置不断变化,这是最强烈的造陆运动,数亿年前青藏高原还在海洋下,如今却成了世界屋脊。
另一种重要的造陆运动就是火山喷发,实际上地球上的火山都分布在地壳相互挤压碰撞的地方,那里会产生很多裂隙,也就是所谓的地壳薄弱处,岩浆在地球内部强大压力的作用下沿着裂隙上升,最终来到地表。地表的温度可没有地球内部那么高,岩浆当然会自然地冷却,岩浆流到哪,哪里就会形成很多的火山岩,在遇到水急速冷却的过程中还能形成像泡沫一样构造的火山岩,这种岩石内部充满气泡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当然,岩浆的不断冷却再次喷发就是在原先已经冷却的岩浆上在抹一层岩浆,自然越垫越高形成了火山,而岩浆通道中,由于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岩浆又会回落,于是很多火山的外形比较相似,主要是一个锥形的构造,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岩浆通道,内部是一个巨大的凹陷。尤其是那种形成于海洋都火山,炙热的岩浆遇到冰冷的海水迅速冷却,中央的岩浆通道中由于巨大的压力也不断喷涌的岩浆倒是不至于堵住,最终形成锥形的火山,可能自己超出海面,也可能由于大陆运动被抬升到海面上。而后续的喷发中,岩浆还可能融化部分山体,使火山的外观发生巨大改变,活火山上常可以看到岩浆流动的痕迹。
不过也有很多火山其实并没有固定的外形,像黄石火山,它就没有我们常见的那种外形,但是由于这座超级火山下的巨大压力,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部分地区隆起,在不断地累积着能量,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喷发了。科学家想到了一种办法来治理火山,那就是探明火山主要的岩浆池的分布,然后在周围打些眼往里灌水使岩浆冷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估计还是比较够呛,地球内部的压力实在是庞大,靠这种手段对岩浆的冷却也很缓慢将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在海洋等较为低陷的地方,还有一些火山就是随意地往外流岩浆,像夏威夷某些海岸的火山,岩浆沿着岛岸往海洋里涌动,并没有固定的外形,不过这种火山也能慢慢地增大岛屿的面积。还有一些火山不说都看不出来,格陵兰岛就坐落在一座超级火山之上,可是和黄石火山一样都看不出有明显的火山构造。
中生代的地球是浅海环境。
白垩纪末期,小行星环撞击地球形成环太平洋断裂带和特提斯构造域;在陨石坑里有岩浆溢出,形成火山。
地球之火不是喜欢从山顶喷发, 而是因为大部分地球之火喷发后才形成了山顶,这就叫火山锥。
火山实际上是由固体碎屑、熔岩流或穹状喷出物,围绕着其喷出口堆积而成的隆起丘状或山状地貌,喷口是一条管道,从地幔或岩石圈延伸到地表,火山喷出的大部分物质堆积在火山口附近,有些被大气携带到高空,扩散到几百甚至几千公里的地方。火山的成因是地幔地热冲击的结果,是地幔一系列化学反应的过程导致的。
这些汹涌澎拜的岩浆无法散热,温度不断升高,直到把岩石融化。 这些在地底奔腾的烈火熔岩,寻找地球板块上最薄弱的地方,在隙缝中上涌,达到一定的储积量后,板块承受不了高温和压力,就会喷发。
代表形象图仅作为参考
地球的地壳平均在17公里厚,陆地一般在40公里左右,厚的地方可达70公里;海底地壳比较薄,只有几公里。
在靠近赤道的大西洋中部海底地壳只有1.6公里厚,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东部深海沟中的地壳是地球上最薄的地方。但火山并不一定是在地壳最薄弱的地方喷发,更重要的是与地球板块构造有关。火山一般分布在地壳板块边缘连接处,主要出现在地壳的断裂带。
在地球上,已知曾经的火山有2500余座,现在已停止喷发的“死火山”有约2000座,“活火山”还有500多座,其中陆地上有400多座,海底有68座。现在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活火山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一带和印尼经缅甸、喜马拉雅山脉、中亚、西亚到地中海一带。
为百度与本人无关
活火山也有不少在“休眠”状态,就是暂时没有喷发。一旦喷发就从火山口喷出,所以题目会说火山都是从山顶上喷发。
这些火山 历史 上都有过喷发,保存有完好的火山锥形态,仍具有火山活动能力,随时都有重新喷发的可能,这些火山的岩浆通道就在山顶的火山口。日本的象征-富士山就是一座已经休眠四百多年的活火山。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了解下火山的形成。
在地壳下100千米至150千米处,有一个软流层,软流层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如果导致此处地壳比较薄弱,镇压不住软流层中高压的岩浆,软流层中的压力大于它上面的岩石顶盖的压力时,那么这些岩浆就会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喷出地表。
喷出的物质有很多,一般有被爆破碎了的岩块、碎屑和火山灰等,还有各种水溶液以及碎屑物和火山灰混合的等。这些物质堆积在开口周围,冷却后形成一座锥形山头,所以我们称之为“火山”,这就是火山最初形成的过程。
而之后,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板块与板块的相互挤压,此处软流层中的压力依然大于它上面的岩石顶盖的压力时,岩浆就又会从此处喷出,堆积在开口的物质越来越多,形成的山头就会越来越高。
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火山其实就是从地壳最薄弱的地方喷出的,而随着每次在同一地方喷出,逐渐堆积形成的大山。所以之后岩浆就会从堆积如山的山顶中喷出。
这个问题就像起痘了,为什么挤痘不挤别的地方一样可笑
这个问题就像你问我,兵马俑怎么埋在展览馆下面
还在中学学地里时,讲地球,行星来源时,讲它们都是太阳大爆炸,向外喷出的火球形成的,地球也是火球。由于时间的推移,表面火焰熄灭,表面的液体不断随地球的自转形成波浪,又随着时间推移,形成了跟地球转向一致的山脉。当时整个地球都是岩浆形成,表面的土壤都是后天不断风化,进化形成的。虽然表面固化了,内部岩浆仍然灼热,要向外喷发,要向外喷发就要找密度低地方,高山就密度低,为什么?受太阳引力的影响,岩浆密度低的就被吸引高一些,跟海水涨潮一个道理。由于古时岩浆喷发形成了通路,若干年后今天,岩浆再喷发时,仍然走老路,所以死火山喷发,很难有新火山形成。
这是我中学学的皮毛知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能不对,肤浅,见笑!
身上的疖子、脓包,脸上的青春痘哪个不是在顶上溃烂流出啊,一样的道理!
山体是喷发形成的。
是火山喷发形成了山体。
火山是否一定能爆发?
长白山,是东亚大陆最大的一个火山作用区,系中国最大的巨型复式火山,由长白山巨型火山锥体、望天鹅盾形火山锥体、山麓倾斜熔岩高原、熔岩台地和寄生火山群体五大部分组成。 长白山属活火山,历史上曾喷发过多次,近代平 均二、三百年一次。距今最近的一次爆发是1702年, 已过去300年。于是有人推断,长白山又该火山爆发了,就连某些国家的电台广播,也报告了这个消息,使长白山区的居民忽然紧张起来。 但是,我国有关部门对上述消息进行了辟谣,认为没有火山爆发的明显迹象和充分的理论依据。于是乎,“长白山要火山大爆发”的议论渐渐平息下去。 由于火山爆发,使长白山形成了16座壮观的山峰,出现了高山湖泊——天池,水面近10平方公里,水深370余米。湖底有许多处温泉,致使天池流出来的水有两种温度:热水高达80℃;冷水仅仅几度,成为奇观。 目前的长白山,实可谓湖光山色,人间仙境,是世人旅游的好去处。功劳应首先归功于历史上的火山爆发。倘若现在火山爆发,长白山的秀丽风光可能会毁之一旦.尽管如此,或许若干年后,还会出现更加壮美的山水景色。那么,长白山究竟会不会在近期火山爆发呢?大概还是个谜
长白山火山爆发会影响到多少公里
火山不一定都能爆发:
1、活火山正在爆发
活火山——现在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喷发活动的火山。
2、休眠火山可能再次爆发
休眠火山——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如我国长白山天池。
3、死火山不会再爆发
死火山——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的火山。
1000多公里
长白山火山爆发,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高丽可以听到火山喷发的声响,产生的火山灰沉降到了1000多公里外的日本北海道,环境影响非常恶劣。据测算结果,这很可能是200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长白山火山是目前我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复合火山,火山活动经历了造盾(2.77-1.203Ma/早更新世)、造锥(1.12-0.04Ma/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喷发三个发展阶段,三个阶段岩浆成分从玄武质→粗面质→碱流质代表其演化过程。
本文来自作者[布振立]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244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布振立”
本文概览:为什么火山爆发往往都是山顶呢?山顶不是地壳最厚的地方吗?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认识误区。 因为火山山顶就是地壳最薄弱的地方,它不走火山顶喷出,难道还要走更厚而牢固的平地...
文章不错《为什么火山爆发往往都是山顶呢?》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