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离别之情”的诗句有哪些
1、《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2、《送友人》
唐代: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3、《行行重行行》
两汉:佚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译文: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4、《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宋代: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译文: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饯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阕,清歌一曲,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5、《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宋代: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译文:与姐妹们分手时,惜别的泪水打湿了衣衫,洇湿了双腮,送别的《阳关曲》唱了一遍又一遍,纵有千言万语,也难尽别情。而今身在异乡,望莱州山长水远。寄宿馆所,秋雨潇潇,不禁感到无限凄清。
被离情别绪搅得心乱如麻,竟不知在饯行时姐妹们送别酒是如何喝下去的,那杯中酒是深是浅,都全不知道了。最后嘱咐姐妹,你们要将音讯让过往的大雁捎来,以慰我心,东莱毕竟不像蓬莱那样遥远。
2.关于送别之情的古诗句关于送别的诗句?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 王维 (唐) - 《送沈子福之江东》?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 (唐)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 陆龟蒙 (唐) - 《杂曲歌辞·别离曲》?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 (唐) - 《别董大》?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 许浑 (唐) - 《谢亭送别》?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骆宾王 (唐) - 《易水送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 (唐) - 《送元二使安西》?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 (宋)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 (唐) - 《渡荆门送别》?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 佚名 (隋) - 《送别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不会的可以再问,祝学习进步!您的及时采纳是对答题者的尊重。
3.有哪些表达离别之情的古诗1、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译文:用天涯海角,知己零零散散的散布各处,一壶浊酒尝尽剩下的欢乐,今夜别做那种让人心寒的梦了,别让美梦变寒冷。
2、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骆宾王《易水送别》 译文: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
3、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译文: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译文:多情人自古就为离别忧伤,更何况在那深秋清冷的晚上。
6、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别离》 译文:大丈夫何尝没有滔滔眼泪,只是不愿在离别时涕泗横流。
7、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译文: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译文: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9、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译文:在悲伤啊莫过于活生生的别离。
10、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译文: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4.关于送别之情的古诗句关于送别的诗句
?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 王维 (唐) - 《送沈子福之江东》
?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 (唐)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 陆龟蒙 (唐) - 《杂曲歌辞·别离曲》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 (唐) - 《别董大》
?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 许浑 (唐) - 《谢亭送别》
?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骆宾王 (唐) - 《易水送别》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 (唐) - 《送元二使安西》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 (宋)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 (唐) - 《渡荆门送别》
?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 佚名 (隋) - 《送别诗》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不会的可以再问,祝学习进步!您的及时采纳是对答题者的尊重!
5.有哪些表达离别之情的古诗1、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译文:用天涯海角,知己零零散散的散布各处,一壶浊酒尝尽剩下的欢乐,今夜别做那种让人心寒的梦了,别让美梦变寒冷。
2、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骆宾王《易水送别》
译文: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
3、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译文: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译文:多情人自古就为离别忧伤,更何况在那深秋清冷的晚上。
6、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别离》
译文:大丈夫何尝没有滔滔眼泪,只是不愿在离别时涕泗横流。
7、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译文: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译文: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9、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译文:在悲伤啊莫过于活生生的别离。
10、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译文: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6.表达离别之情的诗句1、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2、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1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1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6、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1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8、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19、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0、南浦凄凄别,西风袭袭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7.表达送别之情的诗词有谁写的什么关于送别的诗句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唯见长江天际流。2、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3、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为一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4、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5、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6、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8、送元二使安溪王维渭城朝雨沪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9、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1、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2、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13、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14、别离陆龟蒙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15、于易水送人一绝骆宾王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16、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7、送李侍赴安西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18、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19、送别诗隋 无名氏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2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1.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 1、气暄动思心,柳青起春怀。
——鲍照《三日诗》 2、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 3、幽幽桂叶落,驰道柳条长。
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顾野王《芳树》 4、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歌》 5、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6、杨柳成歌曲,蒲桃学绣文。——北周庾信《奉和赵西东路春诗》 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8、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9、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
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10、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
——梁简文帝萧纲《春日诗》 11、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12、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柳自依依。——隋炀帝杨广《四时歌·东宫春》 13、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梁元帝萧绎《折杨柳》 14、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朝无名氏《送别》 15、曲成攀折处,唯有怨别离。
——岑之敬《折杨柳》 16、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 17、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18、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19、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20、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 2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3、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2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5、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2.折柳送别的诗句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1、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朝无名氏《送别》2、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梁简文帝萧纲《春日诗》3、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6、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7、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8、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9、曲成攀折处,唯有怨别离。
——岑之敬《折杨柳》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11、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12、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13、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
1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5、杨柳成歌曲,蒲桃学绣文。——北周庾信《奉和赵西东路春诗》16、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m.fwsir.com)——李白《劳劳亭歌》17、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18、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19、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
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20、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梁元帝萧绎《折杨柳》。
3.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
关于折柳送别飞诗: 1、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⑤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2、杨巨源《赋得灞岸柳留别郑员外》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3、戴叔伦《赋得长亭柳》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4、刘禹锡《杨柳枝》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5、周德华《杨柳枝》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6、李白 《劳劳亭 》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7、罗隐《柳》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8、周邦彦《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9、柳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0、欧阳修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1、白居易 《杨柳枝词八首》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12、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3、杜牧 《柳长句》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14、王之涣 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15、裴说 柳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16、柳氏 答韩翃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17、岑参 送怀州吴别驾 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 春流饮去马,暮雨湿行装。
驿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 覃怀人总喜,别驾得王祥。
18、戴叔伦 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19、刘禹锡 别苏州二首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20、戎昱 征人归乡 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 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21、张籍 忆远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22、白居易 杨柳枝词八首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23、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4、杜牧 柳长句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25、白居易 三月二十八日赠周判官 一春惆怅残三日,醉问周郎忆得无。
柳絮送人莺劝酒,去年今日别东都。 26、孟郊 南浦篇 南浦桃花亚水红,水边柳絮由春风。
鸟鸣喈喈烟蒙蒙,自从远送对悲翁。 此翁已与少年别,唯忆深山深谷中。
27、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8、雍陶 题情尽桥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29、许浑 重别(时诸妓同饯) 泪沿红粉湿罗巾,重系兰舟劝酒频。 留却一枝河畔柳,明朝犹有远行人。
30、李商隐 关门柳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31、沈彬 都门送别 岸柳萧疏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 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首诗最美。
出自《诗经·小雅》。
4.折柳送别的古诗 折柳送别的古诗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后人用折柳隐晦离愁之情,也有暗示思乡之情的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风俗: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鱼玄机《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
张九龄“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李白“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古代折柳送别的诗句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洛城:即洛阳,今属河南。
玉笛:玉制或锻玉的笛子。玉:指玉石。
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
闻:听;听见。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
、故园:指故乡,家乡。
6.在唐诗三百首中,都有哪些关于折柳送别的诗
一、“折柳”之深情 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从“折尽向南枝”和“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习俗、时尚存在的普遍性。 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如周邦彦词中提到的“隋堤”,还有下文的“霸陵”(附近有霸桥)即是。
送别时不仅折柳相送,饯行饮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时还要吹笛、唱歌,曲子是现成的,几乎当时有点文化的人都可随口唱出;诗人们当然更要吟诗赋词以相赠。在古代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与“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相关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观。
如: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03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的就是这首诗。)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就是柳絮。
苏轼有《杨花词》)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诗词中不仅写“折柳送别”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
如“柳丝”、“柳枝”、“柳阴”、“柳色”、“烟柳”“柳绵”(又可说成是“柳花”、“杨花”、“柳絮”)、“杨柳”、“折杨柳”、“杨柳春”、“杨柳依依”等等。 “折柳”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妓聂胜琼。李将回原籍时,聂胜琼为之送别,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
为这,李之问又留下来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因为妻子催促太紧,李不得不怅然离去。
不到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发现。
李只得以实相告。李夫人读了《鹧鸪天》,见其语句清健,非常高兴。
不但没有阻止李聂的这段情缘,反而拿出私房钱让李之问去都城迎娶聂胜琼。 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二、“折柳”之缘由 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 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
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
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
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我以为,这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
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把《渭城曲》中“客舍依依杨柳春”改为“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以为不妥。
总之,“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这样三个缘由。 三、“折柳”之乐曲 “折柳送别”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声歌唱,所以,古诗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联系在一起,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与之相关的乐曲有这样三首: 一是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有一首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还有前面提到的《春夜洛城闻笛》,这两首诗中所言“闻折柳”,都应该是《折杨柳枝》这支曲子。 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
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阮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所以称为《阳关三叠》。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
三是唐朝的《杨柳枝词》。是唐教坊曲名,作者多以此。
7.折柳送别古诗词
折柳送别古诗词《春夜洛城闻笛》。
折柳送别这其中的杨柳是代指两种事物。一种就是真正的塞外杨柳树,还有一种就是折柳曲。
暗示戍守边关将士思乡的心态。 一、原文: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二、白话译文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三、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或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
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因作此诗。 四、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
8.折柳送别的古诗有哪些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刘禹锡《杨柳枝词》:“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梁元帝萧绎《折杨柳》)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朝无名氏《送别》)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幽幽桂叶落,驰道柳条长。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顾野王《芳树》)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9.关于折柳送别的古诗句
折柳送别这其中的杨柳是代指两种事物。一种就是真正的塞外杨柳树,还有一种就是折柳曲。暗示戍守边关将士思乡的心态。
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
后人用折柳隐晦离愁之情,也有暗示思乡之情的,“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刘禹锡《杨柳枝词》:“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本文来自作者[步玉琅]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aruijixie.net/huarui/228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步玉琅”
本文概览:1.表达“离别之情”的诗句有哪些 1、《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
文章不错《关于表达送别之情的古诗句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